韩国的教育政策解析

韩国的教育政策解析,第1张

韩国的教育政策解析

韩国老师收入高,地位高,可谓“非富即贵”。这和大家熟悉的“穷教书匠”“畜生”形象正好相反。留学360介绍,韩国政府特别立法要求“国家和地方自治组织”不仅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还要“在教师报酬上给予特别优待”。

韩国教师节后的第二天(每年的5月15日),我学院的毕业生回母校聚会。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一名女毕业生,她是一名中学教师。几位老教授围着她聊天,脸上洋溢着自豪。对此,习惯了教师卑微地位的我很困惑。看到我疑惑的样子,一位教授说:“当老师是女孩子最好的职业。”另一位教授强调:“韩国的中小学教师收入高,被称为流动的中小企业。”

从教多年,第一次听说教师收入可以和“动中小企业”相比,很好奇。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韩国老师的收入虽然不一定比中小企业老板高,但也很可观,至少是普通韩国人的两倍。普通中学教师年收入相当于40-50万人民币,名牌大学教授年薪可达百万。这个收入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师。考虑到2007年韩国人均GDP仅排在第34位,我们更能理解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其实韩国老师不仅收入可观,社会地位也很高。在这个每年仍然祭祀孔子的国家,老师被尊为“民族的楷模”、“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尊师的习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潜意识,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在韩国海关办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听说我是老师,就用恭敬的语气跟我说话。学生对老师有着近乎本能的敬畏。当他们看到老师经过时,要及时让路;向老师敬酒,一要虔诚;我习惯在下课前感谢老师。韩国老师收入高,地位显赫,可谓“非富即贵”。这和大家熟悉的“穷教书匠”“畜生”形象正好相反。

韩国老师富而贵,首先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全民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政府专门立法要求“国家和地方自治组织”不仅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还要“在教师报酬上给予特别优待”。据韩国留学网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教育投资总额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排名第二至第三)。其中政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20%-22%,民办教育投入长期位居世界第一。韩国私立大学占韩国大学总数的80%,其经费大部分来自学校法人和社会的捐赠。除了国家和社会团体,家庭也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对于大多数韩国家庭来说,教育是最大的支出。很多年纪大的韩国人还在努力,让孩子安心读书。国家、私立办学资本和家庭投资融为一体,形成强大的资金流,支撑着韩国的教育产业。背靠雄厚的资金,以敬业著称的韩国老师,有充分的施展空余地。他们恪守严格的道德规范(师生恋是绝对不可逾越的禁忌),勤于传道授业(经常深夜),远离媒体(韩国教授一般不喜欢在电视上露面),亲近学生(参加学生活动时支持后者),为韩国源源不断地输出优质国民。韩国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中,97%达到了高中毕业水平,80%左右可以上大学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居世界第三。有了高素质的公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会有保障。这个人口只有4800万,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的小国,2006年,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一半。2007年,韩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第34位,接近2万美元。

在韩国,富可敌国的人不仅是老师,也是全体国民。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国老师确实是“国民楷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2412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1
下一篇 2022-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