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城市不战而破

哪个城市不战而破,第1张

哪个城市不战而破 不战而能破其兵,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不战而能破其兵战,是作战. 屈,是臣服,屈服. 不需要战争,就使敌人俯首称臣.一般是指赢取敌军民心...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的最理想的战略追求. 【成语】:百战不殆【解释】: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

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示例】:自古名将料敌制胜,训练士兵,故可使赴汤蹈火,~。

◎《金史·刘炳传》【近义词】: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所向披靡【反义词】:一败涂地、每战必殆、一触即溃【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每次战斗都取胜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齐国为什么不战而降?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

疆域为今山东。

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

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迅速成为春秋五霸首霸。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

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齐国经历了春秋战国,也经历了从辉煌到没落。

齐国趁燕国内乱借机出兵,遭到五国联军讨伐,后来又被燕国乐毅打的几乎灭亡,齐国好不容易复国,却也一蹶不振,从此无力争霸天下。

此时秦国一家独大,接连出兵灭韩赵魏楚燕,齐国对其他各国求援坐视不管,当秦军兵临城下,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齐国拿什么抵抗?所以还不如直接投降。

齐国作为少有的曾经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大国之一,与秦王同时称帝东西相望,却在秦统一天下时不战而降,主要原因有三个,今天珍珍儿的新新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齐国面对秦国进攻不战而降的三个主要原因!一、齐国国力耗损下降公元前288年,齐国和秦国的君主同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齐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是东方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一个大国。

然而齐愍王继位以后,率领大军灭了宋国这一举动太过冒进,为后日的祸患埋下了祸根。

齐国灭宋招致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公元前284年,韩、赵、燕、魏、秦五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齐国节节败退,失去了70多个城市,整个国家几乎都要灭亡了,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市。

虽然最后齐国大将田丹率领部下复国,但齐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再也不能和秦国相提并论。

二、齐国连横合纵选择错误秦国对待诸侯国的政策一直是远交近攻,也就是笼络齐国,攻打临近的赵韩魏。

齐国和秦国一直是盟国,再加上韩赵魏燕曾经攻打齐国。

所以,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齐国也没有和其它诸侯国联合来反抗秦国。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通过侵略其他五国获得了巨大的战争利益,而齐国却没什么作为,反倒因为君王不作为试国力下降,此消彼长之下,齐国远比不上秦国国力!三、齐国君主不作为的末代君主田建也是一位不作为的王,在他当政期间,齐国的大权一直由其母亲君王后掌控。

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曾经向齐国借粮,但被田建拒绝,赵军最终在长平之战中大败。

公元前249年,君王后逝世,田建便愈发的不作为了。

田建任命自己的舅舅后胜为宰相,可后胜却是秦国的爪牙,接受了很多秦国的贿赂。

最终,在后胜的游说下,田建放弃了合纵攻秦的打算,在秦灭其他五国的过程中,一直袖手旁观,并没有伸出援手。

公元前221年,其它五国已灭,只剩下齐国,田建自己无德无才,后胜也在身旁不断劝田建投降,秦国许诺如果田建投降,便给他五百里封地,田建不战而降。

可惜,田建的投降并没有给他换来活路,最终被活活饿死。

总结一下,齐国对秦国不战而降的原因,一是经过五国伐齐,齐国国力下降,没有实力去抵抗秦国。

二是齐国在连横合纵中选择错误,没有联合其它五国抵抗秦国,反而和秦国交好。

三是齐国末代君王无能,近臣还被收买,不断促成齐国投降秦国,最终导致齐国不战而降,东方六国被秦国团灭,秦国一统天下。

如果大家喜欢珍珍儿的新新的回答,还请多多关注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62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