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什么谢了呢生活哲理

花为什么谢了呢生活哲理,第1张

花为什么谢了呢生活哲理 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他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该如何理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朝雨声声冷,又晚来风。

林花不堪惊,散了春红。

一季香凝,一地残浓。

一层层,一重重。

人间花事了,只是太匆匆。

曾为胭脂粉,莲步青径。

花容对花秾,相望泪涌。

一江水东,一场梦空。

一程程,一更更。

流水最无情,浇愁了人生。

相见欢背景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幽禁于汴京,南唐灭。

从此,"四十年家国"相离,"三千里山河"故地。

金陵成了李后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李煜被俘,南唐被灭,但是不代表他的金陵就被砸了。

后主给金陵旧宫书信中说"我太难了,老想你们了,宝宝一想就哭……"这首相见欢就作于这段囚居时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丨解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林径时有花浓,花以红最惹情。

一树春花顾自媃,恰如后主的悲愁。

落红匆匆,不因春将尽,只为朝雨过后又晚风。

春天百花盛,其实没那么冷,哪怕朝雨晚又风。

眼前的乱红,心中的伤情,让李后主感受到命运浮沉,人生暖冷。

人心生悲凉时,天地寒瘦,人世清泠。

小编没做过败家帝王也理解。

想必这句是写实。

李后主囚居生活憋的压抑,小院走走当是常情,谁料春也应景。

毕竟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花都有。

后主想起自己三千里地山河,在一阵"匡"风中谢幕了……在李煜看来,这风,过而无形无情;这雨,落地生愁生冷。

"寒风吹起,细雨迷离,风雨揭开我的记忆,我像小船已经搁浅。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雨水淋过遍地的花红,就像人面桃花上的红胭和了泪水,缓缓流过,伤而无声。

花红和泪水的纠缠,赏花人对春景的留恋,一道道不舍的缠绵,泪也红焉,人也悲焉。

花事易了,好事易消。

故国雕栏玉砌处,旧景可好?旧宫三千佳丽中,亲们可好?要到什么时候,再度重逢相见欢,再度歌舞良宵慢?从来遗恨如落花,花离不回枝。

自古人生如流水,水东不复西。

"宝宝现在被人逮住了,宝宝现在是落花流水又流泪,很难受,伤过了那春景。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又做梦了……"李煜那些事儿原本,李煜只是帝王家的第五替补,前面还五个哥哥。

人家很实在,没多想,玩的是诗词琴棋书画,精通音律、歌舞编导、篆刻、古董、鉴赏……文人雅士该会的,李煜无一不称大家。

大家发现,后主词读起来韵律感极佳,因为就玩音乐这方面,在李煜眼里,"在座的各位,还有前面和未来的各位诗人,都是辣鸡。

"如梦如幻的繁华金陵,纸如痴如醉的才华李煜,简直完美匹配。

早期的李煜一头扎进温香,觥盏迷离,红裙流转,歌舞升平,良宵漫漫。

被动而意外地成了一国之主,李煜习惯了靡靡宫廷之音,习惯不了凄凄风雨之声。

家国失去,后主失意。

李煜词,从此浮艳失色,凄美平添。

三千里山河一朝破,如谢了林红,李煜悔恨。

四十年家国再难归,流下胭脂泪,李煜无奈。

李煜很清楚,自己不是那块料,时光倒退,再努力也是徒增悲壮,他没任何办法,所以后期李煜词最大特点是一个"愁"字。

因此,这首相见欢的灵魂就在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不念帝王事,生在帝王家。

不图帝王位,成为帝王身。

起初,他没得选择;后来,他没得办法。

小编有话说南唐李后主李煜,号称"千古词帝",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这不是过誉,而是公认。

李煜身为帝王,背负家国社稷悲情,以极高的格局,用最朴实的白描,念着最平凡的点滴。

常人眼里最平淡的琐事,在帝王眼里却是那么奢侈的渴望。

如此的无奈无力……人生家国愁绪之主题,最高明手法是白描写实,最忌辞藻华丽。

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把艺术性降到最低,才能把思想性推向最高,让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缓缓流出,这样才最打动人。

李煜词的境界你就别多想了,单说李煜词的白描手法和韵律感,后人无可与之匹敌。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类题材上,南唐后主李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可模仿,只能拜赏。

相见欢,相见欢,何曾又相见?林花谢了春红,一去了无踪……

说李煜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会作词的应该一点也不夸张。

这位擅诗词、通音律、工书法的“艺术大师”、无心政治、不贪权势的“三流皇帝”真的是有点生不逢时呀。

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不知打动了多少的文人墨客,让人读罢愁不胜愁?从雕栏玉砌的金銮殿,跌落到阴暗逼仄的黑牢房;从一呼百应的九五之尊变成前途难卜的阶下之囚。

这一系列的“巨变”,很自然的,也影响到了他的诗词创作。

也因此,李煜后期的词作一直缠绕在孤、绝、愁、断、痛、别、冷、恋……之中。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也概莫能外,词牌与其说是“相见欢”不如说是“相见难”。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瞬就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匆。

也是无可奈何啊,如此柔嫩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的昼夜摧残呢?常人一般多写春季盛开的烂漫百花,而这里,作者却由林中落花入笔,感时而伤春。

“太匆匆”,一句短促的概叹,说明往往越是美好的东西停留的时间往往越短,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而后一句的“朝来寒雨”和“晚来风”的相摧,更是加速了花落。

真是瘸子遇到棍子打,屋漏偏逢连夜雨呀。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胭脂泪:旧时,女子脸上常涂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变成红色,故名。

这里代指雨中飘落的红花。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娇羞美人的胭脂泪。

花儿和怜花之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重逢呢?人生啊,令人遗憾愤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林花逢春雨,词人倍生怜悯之心。

古人常说“一枝梨花春带雨”,以丽人的胭脂泪来比喻红色的落花大概是由来已久吧?花儿年年开、年年落,但赏花之人却并非年年都能光临,因此“相留,心醉”很难。

这种恨连绵不绝,一如那东流之江水。

李煜词作上承花间,下开两宋。

向来少用典、无雕饰,精炼准确的白描即能让人“身临其境”,读罢久久难以释怀。

这大概就是文字的终极魅力吧?也许是在囹圄中吟诵了太多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彼时的宋太宗嗅到了“叛逃、复国”的“迹象”,最后用一杯毒酒结束了李后主那42年短暂的一生,从此——阴间多一哀愁冤魂,阳间少一风流词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83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