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中香菱为什么学诗

香菱学诗中香菱为什么学诗,第1张

香菱学诗中香菱为什么学诗 香菱学诗中香菱为什么学诗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

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

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

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

《香菱学诗》中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为什么?答:《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香菱学诗这一环节?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排名之冠首(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排名之冠首),出身于乡宦望族,身份虽不能与黛王这种侯门千金相提并论,但也能勉强算作普通主子小姐,作者之所以不惜花费大量笔墨安排香菱学诗这一环节本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1、使黛玉的形象更加完美。

黛玉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冠首,应该无论是出生、才貌还是品行在红楼梦中对任何一个女子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论出生,黛玉是林家独生女,林家四代为侯,黛玉父亲林如海科考出生,是仅次于状元、榜眼的当朝探花,深得皇帝信任并担任要职,除黛玉之外,也就贾元春这个贵妃娘娘比较尊贵,贾家虽三代为侯,但元春是荣国府二房贾政的嫡长女,古代长幼有序,且贾政的资质比林如海差了不少,所以论出生,元春虽贵为皇妃但还是比黛玉差了一些,宝钗虽出生皇商,但在古代商人的身份并不高,甚至还不如农夫,跟黛玉相比有天壤之别,论容貌,书中有这样叙述的:黛玉秉绝世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香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花落满地鸟惊飞……大有压倒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称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势,论才学,黛玉博闻强记,甚至有过目不忘的能耐,诗词佳句信手拈来,在红楼梦众女子之中几乎没有对手,论品行,由于出生太为尊贵,小时候初进贾府时,有些任性,说话带些刻薄甚至小心眼,也在所难勉,但随着逐渐长大,黛玉的言行举止已得到完善,她不厌其烦地为香菱讲解并鼓励她开导她,直到教会香菱写诗,要知道香菱只是薛蟠的小妾,在当时,妾是下人,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主人可以将她随意买卖并送人,而作为薛蟠的亲妹妹宝钗都不愿意教香菱写诗,作者通过香菱舍近求远向黛玉学诗,充分展现了黛玉聪明善良对人真诚的完美个性。

同时也对贾府中不知内情的人评价宝钗善良、善解人意而黛玉为人刻薄小心眼这种观点的否定与讽刺。

2、弥补香菱一生中的遗憾。

香菱出生在乡宦望族之家,自幼聪慧美丽,如果正常长大的话也是主子小姐,可是,被人贩子骗去拐卖给薛蟠做小妾,受尽委屈和折磨,如此优秀的女孩子命运多舛,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开心的日子,也许作者于心不忍,安排薛蟠外出经商,香菱有幸随宝钗入住大观园,得以有机会向黛玉学诗这一环节,让一个不幸的优秀女孩过上一段一生中最快乐的曰子。

3、增加香菱命运的悲剧性。

香菱聪明灵巧,美丽动人,本是个人见人爱的优秀女孩,如不被人贩子拐卖,以她的家世渊源,必定会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能诗会词自然不在话下,可惜事与愿违,从主子小姐到贱妾下人,身份的转换让她失去了成长为才女的可能,作者通过大观园香菱向黛玉学会写诗这一环节,使香菱变得更加优秀的同时,为不久后遭受夏金桂和薛蟠的百般折磨和凌辱甚至被夏金桂毒杀(后侥幸生还)的悲惨经历,大大宣染了悲剧气氛。

4、说明写诗并非主子们的专利,身份低微如香菱也可以学会写诗。

写诗看似复杂深奥,但如果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就算身份低微如香菱也可以学会。

注: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里,香菱是曹公珍爱的一个女孩子。

她命运多舛,却心性空灵澄净,是红楼梦里难得的一个好女子。

这样一个女子,却偏偏有命无运,一生充满坎坷,她最大的一次幸福,应该是大观园学诗的那段时光,曹公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一、衬托香菱的美好,赞扬香菱的美丽与才华众所周知,香菱本是乡绅甄世隐的女儿,原名甄英莲。

她生在姑苏,是本地望族甄家的独生女儿。

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恬淡旷达,是神仙一般的人品。

甄氏夫妻俩,膝下无儿,对这个女儿视若珍宝。

英莲“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她。

香菱有一个不逊色于红楼梦中众小姐的出身,天资禀赋都不输于贾府那些“主子小姐”。

曹公是很看重人物的出身的,记得凤姐曾经对贾琏说过,薛姨妈看中香菱的性情温柔,行事大方,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她。

脂批:“何曾不是主子姑娘?”如此美好的一个女子,却因命运不济,从小被拐,长大被卖,不得已落入呆霸王薛蟠手中。

作者对此充满了痛惜之情。

更是借宝玉之口,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同情。

也是借宝玉之口,表达对她流于平庸而不平:“时常我们说起,可惜她这么个人,竟然俗了。

”因为香菱人美心善,心揣希望与美好,所以在薛蟠外出避丑之时,香菱终于迎来了她生命中的唯一一次春天——宝钗带她入住了大观园。

大观园的优美环境自然更能激发出香菱学诗的欲望,也唤醒她对诗歌的渴求,对艺术的向往。

大观园才女们的钟灵毓秀也使得她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慕雅女”是香菱对宝钗黛玉等人的一种仰慕与向往。

宝钗虽不肯教香菱学诗,可是她主动将香菱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大观园。

黛玉面对香菱的拜师,二话不说,欣然接受。

于是,学诗的情节使得香菱那本性的美好与卓尔不群凸显出来,我们不得不感叹:与生俱来的高贵的灵魂是磨损不了的。

二、表现黛玉的温暖善良,与香菱的人性美交相辉映黛玉留给很多读者的印象是尖刻,小性儿。

可是我想说,那不是黛玉的全部,越往后,黛玉的成长越优雅动人,令人感动。

黛玉的率直与热情集中体现在教香菱作诗这一情节上。

香菱要拜师,黛玉并不推辞,满口答应,可见她与香菱是知己。

她理解香菱,同情香菱,愿意用自己的光与热温暖香菱那颗饱经沧桑却不改初衷的心灵。

她鼓励她,赞她“聪敏伶俐”,给她向上的力量,排除她的畏惧之心,她耐心的推荐她去看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作,借给她书看,给她勾重点,注重方式方法。

她不厌其烦,她侃侃而谈。

试问:这样的黛玉与那样的香菱,是多么相得益彰的存在啊!香菱学诗的美学价值,震撼人心。

它是一种人性之美,散发着懂得与慈悲的光芒。

三、把美毁灭给人看,增强凸显香菱命运的悲剧意味香菱苦吟终于在梦中得一首佳作,众人都称赞夸奖她。

这是香菱生命里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薛蟠归来之时,便是与夏金桂谈婚论嫁之时。

听闻金桂也识文断字,香菱兴奋异常。

天真单纯如香菱,永远不会想到,那夏金桂是如此跋扈恶毒,尽管也读过书,骨子里却是个泼妇、妒妇、毒妇。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的身份是妾,可是她才是个真正的诗人。

夏金桂自诩颇识得几个字,事实上却是个残忍的妒妇。

遇到夏金桂,香菱命不久矣。

香菱历尽沧桑却初心依旧,本来美丽柔弱的她就惹人怜爱,加上她苦吟诗的执着不悔,更加令人敬佩。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最终却结局悲凉惨淡,怎不让人扼腕叹息呢?香菱学诗这样美好短暂的时光,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却也更加强了其命运的悲剧意味。

悲剧,即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学了诗的香菱愈加美好,越美好,她的最终毁灭就越有动人的悲剧力量。

综上,香菱学诗是红楼梦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典桥段。

它既丰富了香菱的性格,也点染了黛玉的成长,同时,更是增强了作品的张力,使得悲剧的意味更浓重。

作者:杜若。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27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