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是什么字

悼是什么字,第1张

悼是什么字 春秋诸国君主称号中常用的桓,穆,昭,襄,哀,灵,庄,景,悼等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本问题实际是“谥法”问题。

找到汉人刘向的《谥法解》来作答。

本想全部予以释读一并发给大家,但颇耗费时间,只好暂时通释个开头。

问题中提到的,《谥法解》中都有答案。

谥法解汉·刘向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

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

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

德象天地曰帝。

静民则法曰皇。

仁义所在曰王。

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立制及众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壹德不解曰简。

平易不疵曰简。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敬事供上曰恭,尊贤贵义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渊源流通曰恭。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

谏争不威曰德。

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有伐而还曰厘,质渊受谏曰厘。

博闻多能曰宪。

聪明澼哲曰献。

温柔圣善曰懿。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协时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大虑行节曰考。

执心克庄曰齐,资辅供就曰齐。

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

安民立政曰成。

布德执以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敏以敬顺曰顷。

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曰昭,圣闻周达曰昭。

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

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

柔德考众曰静,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耆意大虑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

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

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柔质受谏曰慧。

能思辩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慈仁短折曰怀。

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

述义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

执心决断曰肃。

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寒曰戴。

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

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

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

不思忘爱曰刺,愎狠遂过曰刺。

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

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

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

甄心动惧曰顷。

威德刚武曰圉。

圣善周闻曰宣。

治民克尽曰使。

行见中外曰悫。

胜敌壮志曰勇。

昭功宁民曰商。

状古述今曰誉。

心能制义曰度,好和不争曰安。

外内贞复曰白。

不生其国曰声。

杀戮无辜曰厉。

官人应实曰知。

凶年无谷曰糠。

名实不爽曰质。

不悔前过曰戾。

温良好乐曰良。

怙威肆行曰丑。

德正应和曰莫。

勤施无私曰类。

好变动民曰躁。

慈和便服曰顺。

满志多穷曰感。

危身奉上曰忠。

果虑果远曰赶。

息政外交曰携。

疏远继位曰绍。

彰义掩过曰坚。

肇敏行成曰直。

内外宾服曰正。

华言无实曰夸。

教诲不倦曰长。

爱民在刑曰克。

逆天虐民曰抗。

好廉自克曰节。

择善而从曰比。

好更改旧曰易。

名与实爽曰缪。

思厚不爽曰愿。

贞心大度曰匡。

隐哀之方,景武之方也。

施为文也,除为武也。

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发,柔克为懿;履正为庄,有过为僖。

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

失志无转,则以其明,余皆象也。

和,会也;勤,劳也。

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憹,治也;康,安也;怙,恃也。

享,祀也;胡,大也;服,败也。

秉,顺也;就,会也;寒,过也;锡,与也;典,常也;肆,放也;穅,虚也;澼,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捷,克也;载,事也;弥,久也。

部分释文:由于周公旦、太公望辅佐君王开创并延续了王道的基业,在牧野建立了大功。

人死后将安葬,于是编制了各种谥号,现将追加谥号的制度一一陈述如下:谥是行动的轨迹,号是功勋的彰显;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象征。

所以有大的作为获得大的名号,有小的作为得到小的名号。

行为由自身作出,名号根据人的行为产生。

人民无法为他命名的称为神。

弘扬善举轻薄赋税称为圣,敬待来宾丰富礼仪称为圣。

品德摹拟天地称为帝。

让百姓安定以法治天下称为皇。

自己就是仁义的化身称为王。

论功行赏刑罚严明称为君,民众纷纷来归附称为君。

设立制度惠及民众称为公。

执掌权力应对八方称为侯。

春秋时期的君主相称并不会称在世时的别国君主什么齐桓公、秦穆公之类的,这种称呼是对已逝的君主的一种称呼。

对还在位的君主,都是以国名相称的,比如秦国的君主称为秦王,楚国的君主称楚王。

至于我们现在如此轻松随意地称呼春秋诸国的君主,齐桓公、秦穆公、楚昭王……这些君主称号中都带有不同的桓、穆、昭、襄、哀等字眼,这是因为这些字都是对君王们的追谥。

在我们中国古代以及中国的朝贡体系中的附属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会对君王、诸侯大臣、后妃等有社会地位的人在他们死后,综合他们的生平事迹,为人风评和品德素养,给予一个含有嘉奖褒贬的谥号,也就是追封的字。

在古代,名声是一个人重要的荣誉,这种追谥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评判,因此追谥对君王和大臣们能起到一个警诫的作用,防止自己在为官为臣、为帝为王期间为非作歹而获得一个恶谥。

而获得一个好的追谥却是对一代君王和臣子们生平功绩最大的肯定,也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谥号一般分为四种,分别为上谥、中谥、下谥和私谥。

上谥是表扬、赞扬类的谥号,如岳飞的“武穆”,周文王的“文”,周武王的“武”,都是对他们的一种称颂。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意思是你这个人的生平没有多大的功绩也没有多么坏的恶行。

或者你的生平遭遇令人同情。

如谥号“愍”,便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的意思。

下谥则是贬义的谥号,我们熟知的就有周幽王的“幽”,周厉王的“厉”,还有隋炀帝杨广的“炀”,这些都是恶谥,是对他们的批评。

前三种是朝廷给予颁发和赐予的,具有官方认证,而私谥则是民间私底下议定的,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百姓的看法,一般是由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他们的门生、亲戚之类议定的。

那春秋诸国君主的谥号中的桓、昭、襄、哀等追谥是什么意思呢?1、桓: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2、穆::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3、昭: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4、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5、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6、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德之精明曰灵!7、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真心大度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严敬临民曰庄;履正志和曰庄;维德端严曰庄;恭敬端肃曰庄;端恪临民曰庄;端一克诚曰庄;齐敬中礼曰庄;执德不矜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严恪有仪!8、景: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9、悼: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未中早夭曰悼!以上这些只是九个在追谥中比较常见的谥号,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追谥的源来西周时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谥号已经数不胜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讨论和分享你所知道的,你所喜欢的追谥或者谥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40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