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长眠是什么意思

彻夜长眠是什么意思,第1张

彻夜长眠是什么意思 如何消除自己的玻璃心,把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亲笔题书一副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这四个字,道出了内心强大的本质。

很多人看到这四个字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既然不可能没有欲望,那么人怎么可能绝对强大?既然不可能绝对强大,那么为这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他们又走回了原先的老路。

但实际上,他们的这一番推理犯了好几个错误。

首先,人确实不可能没有欲望,但使人脆弱的不是欲望,而是太过强烈的欲望。

所谓的执念、弱点,其实都是太过强烈的欲望的代名词。

我们为什么会玻璃心?是因为我们太想要某物,或者太怕失去某物,欲望太过强烈,所以对于得到的执着和对于失去的恐惧都会很容易动摇我们内心的价值立足点。

因此,我们不需要没有欲望,只需要调整欲望的强度。

其次,做不到绝对强大,那么一切努力就没有意义,这一推论其实恰恰反映出人们内心力量的缺失。

人太患得患失了,所以渴望得到绝对的强大,好保护自己免遭伤害。

但实际上,只有力量不济者才会过分担心挥起大锤子把自己砸伤——因为他并没有稳定驾驭这么重的锤子的能力。

但一个力气很大,用惯锤子的人却不会有这么多担心,因为他知道怎么挥锤不砸伤自己,也知道万一出了问题该怎么处理。

我们不需要绝对强大,绝对防止坏事的发生,我们只需要知道坏事大概会怎么发生,大概如何能够避免和解决,内心就已经能产生安全感了。

需要绝对的安全感,其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得到安全感的表现。

所以,怎么消除玻璃心?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玻璃心的由来,然后好好去研究自己想得到的那个东西,看看能用什么方法更好地理解它,得到它,接下来,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努力,让自己的力气渐渐增大,直到有一天,你可以沉稳地挥起那个大锤子,淬炼你那颗不再玻璃的心。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

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

《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玻璃心”这个网络用语,指的是内心非常敏感,容易因他人的语言或行为受到伤害。

比如,别人稍微表露一些负面情绪,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对他人情绪太过敏感的表现。

敏感让人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人的立场和感受,但有时太过敏感又会伤到自己。

那么,作为一个有着“玻璃心”的人,如何才能把内心变得强大,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呢?先一起看看为什么你会对他人的情绪过分敏感吧。

(图自pexels)为什么你会如此敏感?玻璃心的人,可能有着这些表现:1. 觉察和(过分)解读他人的情绪:他人的情绪对你来说,就像晴天还是下雨那么明显。

即使对方看起来很平静,你也能觉察到他们的情绪波动,尤其是愤怒、失望这样的负面情绪。

在社交中,你常常注意到他人细微的情绪表露,然后下意识地开始解读。

比如,和朋友聊天时,哪怕对方皱了一下眉头,你也会抓住这个细节,然后试图解读——Ta是对我厌烦了吗?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2. 他人的情绪让你感同身受:当身边的人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时,你常常会感同身受,甚至比他们还有痛苦,而且你还很难从自己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因此,你总会试图确保周围每个人都开心。

当他人流露出负面情绪时,你会不自觉地想帮助他们,或者感到自责。

这种对情绪的敏感,一部分是先天的,有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不论是在味觉、听觉这些感官上,还是情绪上,都比他人敏感。

还有一部分, 是因为成长环境使他们没有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和自己可以不相关。

有时候,如果父母情绪不稳定、总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会以为父母是在因自己而生气,认为自己需要对他们的情绪负责。

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并不需要总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明白情绪的边界在哪,明白他人的情绪和我们无关,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也是这样对情绪非常敏感,想有一个更坚硬的内心,该如何改变呢?“玻璃心”如何改变? 1. 对方的情绪与你无关:有些时候,你会担心别人的负面情绪是对你的不满和批评,这时候不妨先不做反应,看看Ta的情绪是否指向你,或者在对方平静下来后,直接询问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很多时候,他人产生负面情绪的缘由与你无关,你只是恰好看到了他们情绪的表露而已。

2. 你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就算你的亲人、伴侣、朋友,你也没有承担和解决他们负面情绪的责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Ta的情绪,是Ta选择的,你可以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你想要帮助他们,也一定是在他们的允许下,而不是擅自干涉。

3. 在你最敏感的地方,做好准备:每一个“玻璃心”的人,可能都有着对自己来说最为敏感的事物,可能伴侣的拒绝,可能是上司的批评,可能是朋友的嘲笑。

了解什么是让你最为敏感的,然后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法。

比如,如果是你对他人的批评最敏感,不妨试着区分下这些批评是否是建设性的。

忽视非建设性的攻击、嘲讽,面对建设性的批评,也只关心“建议”部分,而非对方的情绪。

4. 释放情绪的压力:艺术家往往是敏感的,因为他们擅长情绪的觉察和表达;而敏感的人往往也擅长创作,因为这是一种应对情绪的方法。

因此,如果你觉得感受到过多的情绪让你充满压力,不妨尝试一些不同的放松方式,比如冥想、健身、或是艺术创作,来疏解一下你的压力。

5. 勇于表达自己的困扰:如果他人的行为和话语确实让你感到不舒服,也不妨勇敢地表达你的困扰。

如果不说,对方可能意识不到他们的问题,因为总有些人是比其他人更不敏感的。

6. 接纳自己:说到敏感的人,有位朋友这样比喻:“有一些人是透过一种滤镜看这个世界的:在这个滤镜下,世界有着更高的对比度和饱和度。

因此,他们一直是用一种更生动、更激烈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

有更激烈的痛苦,也能感受到更深邃的喜悦;看见更多的丑陋,也能看见更多的美好。

”所以说,只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玻璃心”有时也挺好的,你觉得呢?以上。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请关注KY心理课:https://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from=singlemessage关注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可预约国内最专业心理咨询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43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