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泉的那棵树叫什么

蝴蝶泉的那棵树叫什么,第1张

蝴蝶泉的那棵树叫什么 景山公园那棵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还在吗?

当年崇祯皇帝自缢的“歪脖子树”还在吗?这棵树在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后,最终还是不在了。

有人说,不对啊,北京景山上不上有一棵当年崇祯皇帝自缢的“歪脖子树”吗?是的,不过此树非彼树,这只是一个供后人观赏和纪念普通槐树而已。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其实明朝的崇祯皇帝算是咱们中国历史上比较有气节的君王了,君王死社稷说的就是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故事。

笔者认为崇祯皇帝还算是一个比较有上进心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算是很勤勉的,只可惜到他手上的大明江山只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

再加上崇祯皇帝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他也就成了明朝的最后一个悲剧皇帝。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门,崇祯皇帝不愿退守南京,但是他手下那点兵力根本就无法守住大明江山。

所以崇祯皇帝无奈之下选择以死明志,他先是让嫔妃们殉国,然后杀死自己女儿,自己也到煤山上找了一棵歪脖子槐树自缢殉国。

崇祯死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挂在了东华门示众,后来清军入关为安抚和笼络汉族民心,把崇祯皇帝安葬在了思陵。

清朝统治天下以后,认为这棵树对于他们来说不吉利,本想一举铲除掉。

但这棵树见证了明朝灭亡,也迎来了清朝的崛起,还可以起到警醒后世君王的作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想保留这棵“歪脖子树”,并把这棵树命名为“罪槐”。

300多年后,八国联军连“罪槐”上面的锁链也掠夺走了,到1996年,“歪脖子”树被红卫士兵给剥去了树皮,最终枯死被当做柴火烧掉了。

后来为了开发旅游价值和体现“罪槐”的历史纪念价值,煤山上又重新移植了一棵相似的槐树,这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歪脖子树”。

曾经有这样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歪脖子树,生于何时早已无从可考,但它却因为吊死过大明帝国的末代皇帝而名扬于世。

300多年过去了,这棵见证了大明王朝灰飞、目睹了大清帝国烟灭的歪脖子树,如今它自己的命运又如何?万岁山,元代时期的一座小土丘,名曰青山,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因为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修建北京城时,用拆除元朝宫殿的渣土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淤泥,在元代延春阁的基础上堆筑起了一座土山,因为该山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故取名万岁山(即现今的景山公园)。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从神武门逃到了万岁山上。

在逃到了万岁山上之后,望着满城的大火和攻破皇宫的起义军,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吊死在了万岁山东麓观妙亭下的一颗歪脖槐树上。

崇祯皇帝在自缢之时,他自觉无颜见大明王朝历代的列祖列宗,所以他以发覆面,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身边仅有一个老太监陪同。

崇祯皇帝朱由检(公元1610-1644年),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无力回天”其实就是崇祯皇帝一生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崇祯接手的是一份苦差,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强敌入侵。

虽然崇祯皇帝励精图治,试图重现大明王朝当年的辉煌,以至他二十多岁时便白发丛生、脸现皱纹,但“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大明王朝最终不可逆转的亡在了他手中,亡国之君就是他的宿命。

崇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的帝王,他即不荒淫更不懒惰,堪称为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之楷模。

但崇祯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他十六岁登基,兢兢业业的苦撑了十七年。

正如崇祯皇帝自己所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即使是在他自缢之时,仍于衣袍上留下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八旗精兵入关之后,满清朝廷为了笼络人心,便将吊死崇祯皇帝的这棵歪脖槐树称为“罪槐”,并用铁链锁住,规定过往此地的官员都要下马步行。

满清朝廷之所以要将这棵歪脖树保留了下来,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警告满清的后人,警告满清历代的皇帝,要他们时刻铭记明朝灭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然而在200多年之后,满清朝廷没能引以为戒,八旗子弟更是弱不禁风,只留下了这棵历经沧桑的歪脖树让后人吊古凭今。

300多年过去了,这棵曾经吊死过末代皇帝崇祯,见证了大明王朝的灰飞,也目睹了大清帝国的烟灭,又熬过了中华民国几十年的歪脖老槐树,它自己的命运又如何了那?在上世纪60年代,这棵歪脖老槐树因为曾经吊死过崇祯皇帝,所以被当作“四旧”而砍掉了。

1996年,景山公园管理处将一株树龄一百五十多年的老槐树,移植到了那棵曾经吊死崇祯皇帝的歪脖树原处,成为了那棵歪脖老槐树的继任者。

但老北京人大都见过和记得,那棵曾经吊死过崇祯皇帝的歪脖老槐树(依稀记得父亲曾带我去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60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