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校争创三个一流总结

2017学校争创三个一流总结,第1张

2017学校争创三个一流总结 中国的大学怎样才能办成世界一流学校?

一.去行政化;二.消除弄虚作假。

三.引进国外人才,但国内大学之间严禁挖墙脚(最多只能借用);四.不要追求大而全,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五.迎接AI时代。

既然是大学校长的考题,而各校校长都在,又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以下是个人浅见:个人认为,所谓一流大学,就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精尖人才!少出甚至不出无用之才,不做无用功,不浪费资源!有人说,我们的教育要想和西方竞技,需要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我觉得当今时代,那样的话,就不需要竞争了。

能否存在都是未知数了。

教育的改变,根本上就是理念和思想的转变,务实的作风!我们和西方的差距,是教育一直在延续传统!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做官。

社会的需求,也只是为了选拔官员。

才有了八股文式的形式主义考核方法,才有了相应的教育模式。

而今天,环境,需求已经彻底改变了。

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历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人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了,教育方法也完全不适合时代了!教育,是一环扣一环的。

要想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全盘规划。

现今,学生普遍压力沉重,屡次曝出厌学甚至抑郁自杀,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学习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填鸭式的措施。

恨不得孩子一夜成为全才!以及教育以全科目的分数,做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人无完人,各有所长,这是客观事实!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全方位的。

这种一刀切的教育,考核模式,就会产生无用之才,一些真正人才被过滤掉!马云就是实例。

从小学到高中,是知识全面打基础的阶段。

全面知识考核,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只应做为辅助参考,不应成为啊一!当基础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鼓励,发挥孩子特长,培养孩子能力方面!因才施教,寓教于乐!孩子才不会压力感,对学校,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各个都成为有用之才!知识大爆发时代,人的生命,精力有跟,贪多嚼不烂。

到了大学,就应该明确精细的分工,以进一步培养,升华学生自身特长能力为目的。

学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专业。

重点应根据自身专业,测试,选择有相应特长的学生!大学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社会需求组织科研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发能力,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长!不做无用功,高效率为社会培养,各行业所需的高精尖人才。

也使学生能顺理成章的进入社会,不会成为需要重新适应的,两个独立的领域。

要想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个教授,一个校长能做到的!需要全盘规划,用整体大环境促使从教人员,达成共识步调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93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