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阅览室700作文

学校的阅览室700作文,第1张

学校的阅览室700作文 与书香并肩而行作文700字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回顾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每一程,无不是与书籍结“伴”而行的。

由于生长在农村,我从不知道“书”的真正价值,直到进入师范。

当我第一次迈进学校阅览室的门槛时,我被眼前排列整齐的一行行、一排排、一橱橱的图书惊呆了。

那一天,我真正触摸到了书籍的体温。

我这需要由经典来涵养的心灵就像没有杂质的黑土地,一旦播种便会迅速长出生命的激情。

于是,我疯狂地借书,痴迷地看书,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借书生活。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果戈理的《死魂灵》,这是首次走进我生命的那三本书。

这三本书似一泓澄澈的溪流,润泽着我干涸的心田。

我认识了孙少平,我对生活多了份理解;读着《简爱》,我知道有了自尊自爱才能自立自强。

我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那时的我真是废寝忘食。

寒冬盛夏,多少个日日夜夜,借了还,还了借……《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读过了,《家》《春》《秋》看过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品过了,“老孔孟庄”也翻过了……每看完一本,我都觉得生命厚实了。

2000年师范毕业,当时政府不予分配工作,后经人介绍我就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

虽然是在做临时的代课教师,我却始终没有忘记老师的毕业赠言:“机遇不会给没有准备的人”。

于是我白天上课,晚上与书相伴。

一开始我就严格要求自己,课前认真备课,课下细心批改学生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一堂课下来,常常是嗓子发干,浑身冒汗,可学生就是掌握不好,教学内容只完成了一半。

此时,我感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知识要丰富,还要懂得教学艺术。

自学是当时惟一可行的途径。

《心理学》、《教育学》、《布鲁姆掌握学习法》等一本本提素释疑的书籍就相伴了我无数个宁静的长夜。

后来我又参加了自学ks,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大专文凭,三年较为系统的学习,使我收获不小。

后来制度改革,我被分配到唐庄乡唐西小学任教,去的第一年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和两班英语的教学任务,由于当时的经验不足,感觉压力挺大。

因此只要有时间我就与书为伴,早读时学生读书,我也读书(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和杂志,我最喜欢的是教学杂志《小学青年教师》),晚上学生都离校了,我就在灯下静心读书。

付出总有回报,在2003年我参加唐庄乡教育组统一组织的教学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同年在登封市组织的课堂达标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登封市优质课教师,同时得到了中心校和教研室领导的好评。

2003年8月,我被调到到唐庄乡第一中心小学工作。

同年参加了本科函授学习,并于2007年7月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

我经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连续几年来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六年级的教学,并且取得了优秀成绩,在2009年我所执教的《自然之道》被评为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

我不但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

一走进书店就不想出来,巴不得在那里阅尽想看的书。

但我不,因为我不能忍受自己喜欢的书就这样从自己的手里重新又回到书架上的那种心痛的感觉。

我省下买衣服的钱去书店捧回《日出》,捧回《飘》,……我省下买化妆品的钱,捧回“陶行知”,捧回“魏书生”,捧回“窦桂梅”……每次捧着自己心爱的书回家,我是多么激动。

因为我又可以与“良师诤友”倾心交流了,我的心灵又可以涤荡一回,我的生命又可以得到提升了。

现今,我的书架不再是单纯的文学名著,有了一排教育教学专著,那是引领我专业成长的精神食粮;有了一排精美的儿童读物,它们填补了我儿时读书的空白。

书架由小变大,由“架”换成“橱”。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理应引导我的学生去读书,去爱书,让书伴随他们成长。

于是,买书又有了另一种乐趣。

我不但给自己买书,我还给学生买书。

我买书作为礼物送给学生,作为奖品奖励学生,和孩子们一起营造“书香班级”。

买书,乐了自己,也乐了学生。

虽然,有时也囊中羞涩,但我还是乐在其中。

读书的习惯使我固守了一份淡泊与宁静的心境。

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多关注专业书籍。

我用心拜读《著名教育学家演讲鉴赏》,我潜心研读《给教师的建议》,“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爱,是教育的生命”。

不间断地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好的机会。

2008年在全校职工中招聘教导处副主任,我有幸成为公开招聘的惟一的录用者。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

不但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还大量阅读国学经典、文学名著等,如《弟子规》、《中庸》、《三国演义》、《朱自清散文集》等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由于我工作努力,深得领导的器重,如果有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都会推荐我参加,对我所做的工作也非常信任。

让我又一次对学习知识心存感激。

如今读书已成为一种习惯,融入我的生活。

读一读唐风宋韵,修复日渐粗粝的灵魂,看一段哲思小语,给浮躁的心灵减减压。

我心怀感激,是读书,经年累月地涤荡我的心灵,丰盈我的精神。

读书,已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

读书让我从无知到有知,从浮躁到宁静,从狭隘到宽阔。

读书,让我明辨自己的长短,从而修炼从容的情态,健康的心智;读书,让我不断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丽,较少地持续抱怨与惆怅;读书,教予我做人的道理……夜深沉,掩卷合书,驻足镜前,虽是素面朝天,貌不惊人,却见心灯明亮,想着这一生有书相伴,以书为镜,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听着,这句话似乎说得很严重;可是仔细想想,就觉得十分有道理。

古诗句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思想和知识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来自书本。

天天读本好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言谈举止就不致“无味”和“可憎”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书能使人气度高雅,叫你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鼓舞你自己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读书是一种享受。

好书不必是宏篇巨著,或惊世之作,可以是数则精论的论述。

读书的感觉犹如你在吃一种鲜果,不忍一口吞食,而是细细品尝,才悟觉风味。

当然,捧一本好书时,也不必像古时圣贤读书那样,焚香沐浴衣冠楚楚,正襟危坐:却可在一方小桌上,摆一杯新茶,在阳光下慢慢读着,怡然自得,那滋味肯定然你陶醉。

一书在手,渐渐入境。

读着读着,不想东方之白,待推窗远眺,只见河畔树影交织,水面波光粼粼。

这时,景与物一下子都入了“诗情秋水静,画意远山明”的境界了。

好的书籍,就像一棵不老的常春藤,永远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好的书籍,就像不谢的鲜花,永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好的书籍,就像丰腴的秀发的佳人,任凭岁月的流逝依然俏靥盈盈……读一点好书,有了这种感觉,岂不美哉。

愿好书与我常伴。

不禁莞尔。

3,说起读书总感觉很神圣,记得刚上大一时就打算利用大学的时间博览群书,但终因安不下心来,浪费了很多读书的时间.现在是一个比较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但读书是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事情,他要求人必须能够坐的住.我坦然,两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读书,但并没有做一个能坐的住的人,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太浮躁了.话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我感觉余下的两年时间就像是借来的,必须用心去读好.而要想读好余下的时光,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段时间心情不算太好,我一直在努力的使心情变的安详平静.我佩服自己的一点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摆脱它的方式都是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这次当然也不例外,我的方式就是读书.累了的时候,一个人散散步,亲近一下自然,放松一下心情.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虫儿呢喃,露珠晶莹。

有人会聆窗而坐,听虫儿在草间低鸣,看露珠在月下闪烁。

而我,常常喜欢手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享受月夜的甘美,文字的酣畅。

小时候,在临睡前,我总会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

讲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我睡着为止,那时我觉得这些故事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多好多。

那些经典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 渐渐的,我在成长,但我仍在看书,却不叫妈妈读了,我仔细的咀嚼着每一页纸张,享受着每一页中的乐趣与自己阅读的成就感。

上高年级了,自己已经是个老大不小的少年了,可我还在看书!我从年幼无知的孩子转变为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书中,我领略庄子的超脱,咀嚼陶潜的隐逸,仰望岳飞的壮怀,叹惋柳七的柔情,感受路遥的奋力……每一次,我都会十分喜悦,十分庆幸:读书真好!它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成功与快乐! 我终日与书为伴,若你问书最亲近的朋友,那就是我了每当万籁俱静,人皆入梦之时,我独自一人守一方安逸的小天地,在一缕灯下,细细品味阅读的乐趣。

阅读就像品一盅淡淡香茗,有的起初是以缕缕淡淡的清香,后来越读越有味道;有的不甜不苦,文字是淡淡的,意境却是浓浓的;有的又仿佛是百年的极品,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书中那一个个奇妙美丽的新世界,就如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一支支动人心弦的乐章,流淌入我的心房,令我如痴如醉……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悲伤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我与书籍都是做忠实的伙伴!

我眼中的风景700字作文哪所大学的图书馆最豪华?

第一名:北京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册的图书馆之一。

1988年建成的这座新型的、现代化的新馆,坐落在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

这是我国、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图书馆之一。

老馆址在什刹海广化寺(鼓楼西鸭儿胡同内)。

藏书1059.8万册,1910年建馆第二名:上海图书馆 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位于南京西路325号。

截至2007年底(以下数据均以此为期限),馆藏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5095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其中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盛宣怀档案”17.8万件。

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第三名:南京图书馆 藏书482万册,1933年建馆 南京市中山东路189号。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馆,是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7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第四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图书馆,科学院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工作者向往的智慧驿站、科学殿堂馆藏总量达520万件。

是集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和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型国家科学图书馆。

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

中心现有在岗职工210余名,引进“百人计划”、“文献情报系统优秀人才”各1名;有博士10名,硕士27名。

第五名:北京大学图书馆 藏书370万册,1899年建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

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传播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建成独立现代馆舍的发展时期、艰苦卓绝的西南联大时期、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时期。

如今,她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第六名:重庆图书馆 藏书287万册,1949年建馆 重庆图书馆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庆图书馆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馆舍面积达2.2万平方米,现有藏书380万册。

员工173人,设有图书、报刊、缩微、电子文献及历史文献、科技文献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等八个对外服务窗口。

并已形成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三大馆藏特色。

`第七名:山东省图书馆 藏书286万册,1908年建馆 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

是我国十大图书馆之一,以历史悠久、馆藏宏富而著称。

据《山东创建图书馆记》载,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省城旧贡院东北隙地创建图书馆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旧制, 院内古木假山,曲水拱桥,极为风雅别致,人称“历下风物,此为最胜”。

经过近一个世纪几代人的呕心沥血,艰苦奋斗,辛勤访求,藏书规模日趋宏大,特色日趋鲜明,截止2004年底,现馆藏文献518万(册)件,开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的藏书体系。

其中轻工、医学、哲学等门类的收藏已达研究级水平,而齐鲁方志专藏、海源阁专藏、易经专藏、山东革命文献等收藏为海内翘楚。

齐鲁方志海内现存约600种,而该馆馆藏528种,善本58种,《(万历)兖府志》则为海内孤本。

海源阁专藏计2280种32000册,约占海源阁全部藏书的三分之一,并有较多名人手迹,如林则徐、翁同书、吴式芬、钱仪吉、许翰等人的书札。

该馆收藏易经文献1317种,总计2205个版本,近万册。

另外,该馆收藏的《唐人写经卷》、蝴蝶装宋刻《文选》、巾箱本宋刻《万卷菁华》、蒲松龄手稿《聊斋文集》、王士祯批校《昆仑山房集》稿本等均为传世珍品。

第八名:四川省图书馆 藏书285万册,1940年建馆 四川省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12年建立),经过90年的发展建设,四川省图书馆是国际图联的成员馆和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西部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拥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

四川省图书馆是全省的总书库,馆藏丰富独特,拥有460万册藏书。

最具特色的部分有: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历代四川珍贵地方志书、中国古代医学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民国暨抗战时期文献等,共计70余万册。

建国以后,四川省图书馆分别以呈缴本、选购、国内外交换、捐赠与调拨、复制等手段,逐步建立了以大型综合性、研究级人文学科为基础的工具书和核心文献体系。

第九名: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藏书250万册,1952年建馆 天津图书馆是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变法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津邑官绅纷纷兴办学堂。

促使对新知旧学各种典籍的大量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共识:“近世各国文化日近,莫不以设立学校与图书馆相辅行。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长江以北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直隶图书馆诞生了。

第十名: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藏书245万册,1911年建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位于广州市文明路,是我国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馆址闹中含静、交通便捷;比邻的文德分馆雍容恬静、古色古香。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

以下是各个大学的图书馆面积,供你参考。

天津大学图书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57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