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哲理故事

慎独哲理故事,第1张

慎独哲理故事 慎独的故事慎独的小故事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他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他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他在一次捕捉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夜宿一座庙中。

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引诱他,当他实在顶不住时,就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不透露风声,一举一动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无人能知、能见、能闻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

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诗一首加以拒绝。

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慎独的故事我们从蘧伯玉慎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今后我们怎么做才无愧于心?

说起遽伯玉慎独,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遽伯玉这个人。

遽伯玉,名蘧瑗,字伯玉,今长垣县孟岗镇伯玉村人,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上大夫,因为人贤德而闻名于诸侯。

蘧伯玉留传下最著名的思想精粹“耻独为君子”被千古传颂。

意思是说:一个人具备了君子的美德还不够,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仅自己要做一个君子,做一个高尚的人,还要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君子,成为高尚的人,而仅仅独善其身追求个人完美,不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是可耻的。

这就是“耻独为君子”的人生境界。

所以他的家乡长垣县孟岗镇伯玉村,也自古被称为“君子乡”、“君子里”。

说到“君子慎独”最早见于《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不管旁边有没有人,始终如一,尤其是独处的时侯更加注重自已的言行,从不做逾越道德规范之外的事。

而没有德行的人则正好相反,做事没有丝毫底线,专做损人利己的事。

见到君子则百般遮掩,但这是没有用的。

所以君子尤其“慎独”。

慎独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有一句话说看一个人的品德好坏,要看他有人的时侯做什么,而要看他没人的时侯做什么。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所有的龌龊的勾当都是背着人的,我们只要能做到做事不背人,便可无愧于心了。

道德诚信,君子风范,举止言行,规规矩矩。

这是古代贤哲以此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道德修为,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代传承着。

可是当下社会中有些不肖之徒唯利而图,失去了应有的道德诚信:如有些商人使用医疗塑料垃圾制造歺具销售,不顾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些商家为了保质在食物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们的健康,类似恶行常在新闻上看到。

道德良心何在?实在令人发指!如果人人都能学习古人的君子风范,注重自己的道德修为,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心存道德,我们才能无愧于良心,无愧于天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32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