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第1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航空航天是一个国家高技术的代表,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前身是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是我校的金牌学院,也是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等8名院士,也涌现出了袁家军、唐长红、金壮龙、孙聪、于涛等航空航天领域的著名年轻专家,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神舟”号飞船总指挥袁家军是7a64e4b893e5b19e31333361303539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曾成功研制了“北京一号”中程旅客机,“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学院下设飞机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系等四个单位,涉及4个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并承担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和工程力学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一级学科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一,力学全国排名第二,交通运输全国排名第三。学院拥有8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流体力学、固体力学、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重点学科数均占全校三成左右。
学院建有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教育部流体力学重点实验室,有航空创新实践基地、飞机陈列室、流体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固体力学教学实验中心、飞行控制模拟实验室、环境模拟与仿真实验室等。此外,国内著名的航空教学与科普基地——北京航空馆也建在本院。
自建校以来,在严格的教育管理和质量控制下,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6000人,硕士毕业生约1300人,博士毕业生530人。现有在校本科生965人,规模稳步增长,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院20%的学生成为推荐免试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比例近5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2003年为98%,2004年为99%,2005年为100%。其中国防系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2005年达到81%,在学校名列前茅。学院每年约有80%的学生参与到课外科技设计和制作当中,连续七年被评为科技活动先进院系,两次获得北航“冯如杯”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团体第一名,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多人次在全国力学、数学、物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全国油动载重飞行比赛中以我院学生为主力组队参赛,连续三年获得团体和个人全部冠军,并创造了载重比赛的国家纪录。
目前,学院已经发展为国内一流的航空学院,是培养航空航天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解决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基地。学院将以建设国际一流学院为目标,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026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