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偏差值是指什么?

日本的偏差值是指什么?,第1张

日本偏差值是指什么? 想要介绍日本的初、高中学生的情况,不能不提到世界经济协作开发组织调查团于70年代初对日本教育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5326236所作的调查。该调查团认为,日本的中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看大学升学考试进行的。在日本决定青少年未来的,不是家庭出身,而是本人毕业于什么高中和大学。所以,比起从母体分离的“自然出生”来,可称之为“社会出生”的大学升学考试更是与青少年的未来紧密相关。 在日本向来有“考试战争”、“考试地狱”的说法。这虽然多指大学升学考试的竞争状态,但根据前面提到的调查来看,“战争”、“地狱”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根据1991年的统计数字,日本共有初中11000所,学生558万人。高中5500百所,学生545万人。与大学升学率31%相比,高中的升学率已高达95.4%以上。这也表明,日本人从初中入高中并不是难事。当然要想考入名牌高中就绝非易事。因为一旦进入这些名牌高中,就等于一只脚已迈进了大学。将来即便想进像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或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之类的名牌大学也不是一件遥远的事了。日本的高中升学考试制度最具特色的恐怕就是“偏差值”这个为其他国家所陌生,而在日本又家喻户晓的事物。 可以说偏差值渗透日本社会各个方面。这种标准在人才培养、学习能力测定和考试制度上被广泛应用。它不仅直接与考试制度有关连,也对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所以偏差值已成为日本中等教育文化的一个象征。 所谓“偏差值”是指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它与传统的以百分为满分的评价方法不同,通常以50为平均值,75为最高值,25为最低值。计算方法为将统一考试中个人的成绩减去平均分,再除以1/10与标准偏差的积,最后加上5000。偏差值要反映的不是试题的难度和个人的分数,而是每个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准顺位。如果考试是全国性的,那所得偏差值将表明考生在全国应考者中处于怎样的位数。由于偏差值在日本被看做学习能力水平的正确反映,日本的高中甚至大学也就把录取新生的标准换算成某种偏差值等级,而考生则根据自己的偏差值报考相同水准的学校。这样似乎就可以免去升学考试中的“盲目高攀”或“委屈下就”现象,而这一点正是偏差值能被人信服的根源。 日本正式在考试中采用偏差值制度是1964年。至70年代东京都的一些私立高中开始普遍以偏差值的方法选拔录取考生。这样一来,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组织教学的学校实际上就以偏差值为中心,进行日常教学和升学指导。而初中生个人的偏差值水准往往成了决定他们今后去向,升入怎样的高中的重要因素。小小的偏差值,就这样成了决定日本青少年终生的筹码。 既然偏差值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方向和青少年个人的发展,那么日本的社会舆论又是怎样评价它的呢。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就偏差值问题进行过一次社会调查。接受调查的初中老师中有一半以上认为偏差值事实上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的中心。这样的结果虽然带来不少问题,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它。约有50%多的家长也持同样的看法。但有20%以上的家长却认为偏差值无可非议,它有利于孩子,使他们免遭盲目考试之苦,便可进入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 总之,偏差值作为考试制度的一环,在测定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若把它当作中等教育和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是否有失全面性?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在偏差值竞争中获胜的日本学生,自认为终身已稳 *** 胜券,但一旦在现实中碰壁,就转向消沉。同样,那些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日本学生,则过早地产生自我否定意识,从此丧失进取心。1991年日本青少年自杀者中的14%,中途退学者中的33%,逃学赖学者中的25%都是起因于偏差值。这些青少年在校学习成绩不佳,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21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