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和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和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第1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和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 美国心理学家马其洛(Maslow)和密特尔(Mittelman)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几乎所有的书上都这样写,我摘录下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a、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b、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c、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d、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e、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f、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g、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h、 能适度地宣泄情感和控制情绪;
i、 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j、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②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都进行了研究。由于不同研究者心理观的不同,以及经验的差异,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比如说:马建青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
包括八条标准:
a、智力正常;
b、情绪健康;
c、意志健全;
d、人格完整;
e、自我评价正确;
f、人际关系和谐;
g、适应能力强;
h、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王登峰、张伯源在其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中也提出了八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a、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b、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c、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d、热爱生活,乐与工作;
e、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f、人格完整和谐;
g、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h、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以上几位研究者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具有较大的一致性,都主要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适应能力等方面加以考察。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正常的认知能力
认知指人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正常的认知能力要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清楚,理解力强。
B、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正常)
C、 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中能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不良习惯多而难以改正,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换目标,甚至一曝十寒。
D、 自我评价恰当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 、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是自暴自弃。
E、 人格完整
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人生观正确,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④人格相对稳定。
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无缘无故的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
F、 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良好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对人友善、理解、悦纳他人,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卑不亢,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与人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结果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知心朋友,总把自己流离于群体之外。
G、 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谱,具有相对性。
本来,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而是一种连续过渡、不断变化的状态。
再者,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一种灰色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无明显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如果将人的精神正常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54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