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技术时代作为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高薪技术时代作为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第1张

高薪技术时代作为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作为全社会一个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重要社会群体,大学生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还承担着向其他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调研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摸清制约因素,寻找解决办法,有利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为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概况

前不久,本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本、专科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师范院校学生、工科院校的学生和职业类院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为结构型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技术的评价和对科学素养的理解4个部分。分别用于调查学生的科学信息来源、科学知识水平、对科技利弊的认识、对高新科技领域的了解、对科技的兴趣态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了解等方面的信息。

国际上普遍认为衡量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条件是:对科学知识、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都要达到基本的了解。按照这个标准,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对被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上述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当前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77.5%的学生对当代科学事件了解程度相当高;对科学技术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②73.5%的学生经常利用图书馆来获取科学知识。虽然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方式,但是因特网、电视等现代媒体手段对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获取科技信息趋向多元化;③86.7%的学生对科技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和科技强国的信念等。

从调查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只有20%的同学经常参加专题科学讲座和科学报告,不到25%的学生经常阅读科普书刊和观看科普展览等;调查还显示出大学生积累最多的科学知识是专业内的知识,而专业之外的知识知道的却很少;高达85%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发展史了解较少;科学实践能力较差,多数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即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层面,而对科学方法掌握、对科学的价值和科学精神的理解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反映出大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的缺失。另外,文史类与理工类学科之间的“渗透”欠缺,理工科学生多数缺乏人文知识;文科生的自然科学知识一般停留在中学阶段。

问题分析

一、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和谐的因素

1.大学生科学素养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了大学之后,专业知识又成为学生们的主攻方向。教育体制上的“一脉相承”最终带来两大弊端:①中小学不重视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在大学中延续;②学生长期保持着应对考试的“惯性”,即便到了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的大学却仍然沿袭过去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为考试而学,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大学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化。

大学实行文理分科,造成了文、理科学生之间分界明显,不少文科生、艺术类学生因为高考不考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而在高中二年级放弃了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因而缺乏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而由于同样的原因,理科大学生缺乏人文学科知识。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和国家教育部规定必修的部分公共课,理科学生的课程中人文内容很少;而文科生的课程中自然科技知识不多,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二、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评价大学生素质的主要量化指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科学素养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软条件,其高低对他们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导致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在这方面加强学习的意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大学生缺乏提高科学素养所需的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大学生所承载的带动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提高的责任感。

三、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上投入时间少

由于学生、学校对就业的不可预知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成:本科+考研=就业,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分数、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四六级英语过级、各门功课过线、专升本、本考研,大学也变成了“应试型教育”。

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之下,学生从入学开始为就业做“策划”,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为考取研究生。导致这部分学生把所学的课程分为“考研课”和“非考研课”而区别对待,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成绩”——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考研用得上的课或“专升本”用得上的课。在这种“氛围”的压力下,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能展现自己“成绩”以外的科学素养上多投入时间,这些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中“应试教育”的积极响应者。

四、学校的科学素养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调查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的倾向,课堂讲授侧重于讲解科学原理、概念,较少采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成绩的评估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和重现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做考卷、解习题、背教科书,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本质缺少有效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

在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方面,虽然学校每年都有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等科技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把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过程体验放在首位,制定的预期成果标准过高,把国家级、省级的比赛名次看得过重,真正参加的学生却不多,组织科技活动预期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在社团活动方面组织有唱歌比赛、演讲比赛、“三笔字”比赛等文体活动,然而与科技知识有关的比赛活动却不多。学校的学生社团数量不少,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类社团却很少。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与氛围。

几点思考

一、改革课程设置,选好用好教材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加强实践课。具体措施是:①就理科专业而言,应该考虑提高理科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拓宽教学内容。如: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程、人文精神培养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②对于文科专业,可以开设一些科学类选修课程,如现代科技概论,科学史、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③开设一些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供学生学习,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课程。④邀请校内外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讲座、科普讲座等。通过文理渗透,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理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选修课是本科学习阶段及其重要的学习历程,是大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选修课在大学的课程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但多数学生未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提高学生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核力度,保证大学生这一重要的学习历程得到落实。二是教师要选好用好教材。目前高校教材版本很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关系处理好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好教材,要选择教材,但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新的开发。因为现在教材内容过多阐述“是什么”,而没有从“为什么”的角度给学生以详细解读,需教师去填补这些“空白”,搞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创新科学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如专题讨论、小组学习、问题学习、模拟实验、辩论会、实地调查、个案分析、课题研究等,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学生开展问题讨论、写小论文、设计实验、拟定研究(设计、制作)题目和研究方案,使学生即得到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 *** 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三、改革完善高校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高校考试制度对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切实将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改革高校传统的考试内容,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要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不仅要在书面考核题型的设置上体现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而且要在传统的书面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一步丰富考核形式,采取任务设计、模拟问题情境、对话等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开展对大学生素养的考查与评价。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将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

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这一掌握高级专门知识的特殊社会文化群体,在全社会科学文化精神传播与普及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立的教育环境。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强化科学导向,创造新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性地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电视台、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利用校舍有限空间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及本地科技成果展览室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 *** 作室,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诺贝尔奖宣传展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诺贝尔奖;举办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科普报告团成员、科技馆讲解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92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