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学生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在大学里,学生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第1张

在大学里,学生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大学生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说实话,这两天不断有朋友劝我何苦如此费神,我手上现在的事情远远中药与在此类似于说教的发言。但是我总是执迷不悟不断来分享我的心得,原因在于我亲眼看见本宿舍另外六位当年基本都以600分以上的高分考进来舍友因为自己的所谓个人爱好一步一步走向平庸甚至差劲的地步,我认为如果在一开始好好引导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这就是我一直在这里守候争论的目的。如果有一个人因为我的只言片语醒悟过来,我认为我的这些天来的文字是值得的
流氓野心朋友说道:对于更多朋友我们更应该让他们去找到自己的优势,正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发展个性,做一个真正具有思想的人!毕竟社会中需要的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西电人将来不仅仅是在IT业能有很高的声誉,更应该在各个领域百花齐放,而这个时候,思想的价值体现就更为明显,大学时候的知识积累也就应该换个角度,换个方法。大学的教育才有创新和进步,大学的体制的完善才会有新的起点!
我很欣赏这段话,同样,我很赞同这段话,但是这不与我的观点冲突。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要学习,至于你是学习管理,学习金融,学习人际以及一系列与西电专业无关的东西,都无所谓,只要你珍惜大学四年的时光,好好学习。管理不需要基础知识么?金融不需要基础知识么?市场营销不需要学习么?同样希望。学习不代表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才,更不代表打压了西电百花争芳的希望。
MIT学习氛围如何?哈怫学习氛围如何?大家要知道,在MIT不学习,不听课几乎=生存不下去。我一MIT的朋友,我白天大部分时候都看见他在线上,考虑到时差,我很惊讶他的学习时间。他的回答是:在这里,不拼命学习就会被淘汰。确实,在那里没有“有的人从来不听课,只在考前上自习。一样能保送研究生,而且其他方面能力超强。”这种情况难道他们都没有个性了么?难道他们都千篇一律了么?没有,只要你有好的态度,个性的飞扬与进入课堂没有任何关联。
另外,流氓野心混淆了一个概念。你可以说存在一些成绩差不学习的,但是本身学习能力强,将来醒悟后混得很好的例子,但是你似乎忘记了计算其中的比例。要举个例谁都能举,但是事实上各种单位想要什么人呢?各种大学想要什么学生呢?你宁愿相信一个成绩一塌糊涂还指着自己鼻子说自己学习能力超强的人,还是宁愿选择一个清华大学硕士生?
请记住一点,如果你能在成绩上拔尖,本身就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很强。也说明的你以后的机会更多。这似乎是无可置疑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力不强,你就应该努力学习来弥补你的缺陷。如果你能力强,你更应该努力学习来展现。你可以涉足游戏,但是是游戏分析或者游戏编程,你也可以涉足别的领域,只要有兴趣,自认为有实力。但是如果你只是单纯玩游戏看小说,在学生组织里面混日子,我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生命的浪费
不可否认的是,西电的学生将来大多数都从事IT行业,我必须依靠这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基本功,都是自习来的。你不去自习,怎么可能领悟到一些高深的东西,获得一些完善的知识?难道靠梦中领悟?还是在金浪坐半天,包个通宵就醍醐灌顶?不可能。
一个人的性格的全面发展与其知识的获得程度是成正比的。如果健康发展,完全可以从技术牛人转变为管理牛人交际牛人,但是如果一开始你就冲着交际牛人管理牛人的目标前进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放弃大学四年宝贵的学习时光,是得不偿失的。说白了,想在那一方面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经历艰苦学习的过程,任你再聪明也逃不脱这个过程。自习是什么?自我学习,如果一个人连自我学习都做不到,何来学习能力强之说?
进来西电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希望学到技术的。如果你想做一个技术牛人,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象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李开复先生曾经说过,“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功夫把数学学得更好些。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我不相信那些学生在参加社交活动,参加社会培训,沉迷于玩游戏,看小说,以及别的一些业余爱好上,在这些情况下还能打好知识的基础。如果你一定要说有,那么我没办法,我是没法和人家比的。我不是天才。西电每年出的风云人物+牛人都是刻苦勤奋的代表,而不是生活潇洒的代表。无论是以前的林锐,后来的黄旭,还有很多你我都不知道的牛人。我们景仰柳传志,景仰林锐,因为什么?还不是内心深处对这种成功的渴望以及心中理想的敲打。
举个基础知识重要性的例子。中国软件人才之所以是代码机器,正是因为基础的理论没有打好!有几个写代码的敢说自己对数学理解透彻了?有几个写程序的能够认识到能够认识到离散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在实际编程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编程需要的是思想,中国软件人员缺少的就是这种数学思想,这种逻辑思想,编程技巧反而在其次。为什么数学专业的人将来做相关行业的能力更强?为什么系统设计架构之类的领导工作数学系的人居多?为什么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的人出去之后受数学系领导的居多?难道各位计算机软件的学生不知道么?
问题是,大学生心态的浮躁,导致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中,我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吃了很大的亏。但我自认基础知识在西电算是中上,可见大部分同学将来更要吃亏。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提升自己的话。
如果你希望在IT方面成就一番事业,永远到要记得思考,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考课本,思考课外读物,思考实验,这些都是自习,都不影响你活出你自己。
如果你属于少数有着专门兴趣爱好而且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的学生,你也要自习与你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东西,打出一片天地。不努力,在哪方面都不会成功。
如果你是既不学习又有一堆业余爱好的学生,请仔细思考你的未来。qq救不了你,游戏救不了你,金庸笔下的大侠和交际场上的暂时风光不能给你带来理想与辉煌。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应该考虑的。
对于大多数西电学生来讲,一定要注重个人基础知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课本+专业实践。否则以后工作时发现自己无法得到更大的提高会非常后悔。道理很简单,地基决定了大楼的高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814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