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腊斯克的生平简介

迪安·腊斯克的生平简介,第1张

迪安·腊斯克的生平简介

美国约翰·肯尼迪总统和林登·约翰逊总统任内的国务卿,他成为反战敌意的目标,原因是他一贯地为美国参与越战辩护。腊克斯出身低微,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1931年他获得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的罗德斯奖学金,3年之后,他带着牛津大学的硕士文凭衣锦还乡,从此,罗德里奖学金获得者和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两项桂冠成为他飞黄腾达的阶梯。1941年,在美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战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在随后的五年征战中,他屡立战功,步步高升,一度担任史迪威将军的中国驻印军总部的副参谋长。腊克斯在军中的表现受到马歇尔等领导人的赏识。战后,他应邀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曾任国务院驻联合国事务办公室 主任。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腊克斯被任命为助理国务卿,在其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时,朝鲜战争爆发,他竭力主张美国武装部队干涉朝鲜战局,并建议总统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对新中国实施军事威胁。但不同意麦克阿瑟将军把战事扩展到中国的主张。 任期届满后,出任美国最大的垄断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属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
1961年,腊克斯出人意料的被肯尼迪总统选为国务卿。一年内他就面临古巴、中南半岛、柏林的危机。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他继续留任约翰逊总统的国务卿。1964~1968年他长期反对在外交上承认共党中国,确立其冷战时期强硬中坚分子的形象。他一贯地为美国军事介入越战做辩护,使自己成为全国高涨的反战情愫的目标。8年任期中,他始终忠实的推行总统的外交政策,参与了60年代美国许多重大的外交行动。腊克斯生性沉默寡言,谨小慎微,不善于投机钻营,争权夺利,致使他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相对削弱,因而,他任期虽长,但政绩平平,有“二流国务卿”之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02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