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婉

凄婉,第1张

凄婉 李清照的词太过凄婉,多愁善感是她不幸的根源,是吗?

无论古代或现代,一个作家作品的风格,,都是和他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

李清照的词作太过凄婉,其原因並非是由于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所造成,而是与她后期遭遇人生的一连串打击和不幸有关。

遍阅李清照留传下来的全部诗词作品,明显的可以看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

她的前期作品语言清新,节奏明快,通篇都充满一个青春少女的欢乐,浪漫气息,其内容也是以表现闺怨,游玩生活为主,如她前期的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弟,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进士出身的京官,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李清照的幼年生活是非常优越和悠闲的。

但这种舒适的生活很快便被孤独,凄凉,悲伤所代替。

公元1127年,由于金人南侵,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一家也流落到江南。

加之后来丈夫赵明诚的亡故,金石文物的散失,后夫张汝舟的欺骗等一连串打击,李清照的生活一下子坠落到人间的最底层。

这时侯的李清照无依无靠,孤寂凄凉,心灰意冷,其表现在她的后期诗词作品中,如《声声慢》,《武陵春》等。

所以综上所述,农夫认为李清照的词太过凄婉,其原因并非是由于性格所致,而是由于前后生活环境的天壤之别造成的。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李清照的词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就是温婉,另外一类就大气磅礴了许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和她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她以词最为著名。

在我国文学史上那可是女中豪杰,有着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首先我们来说说题主说的“凄婉”中的“婉”李清照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爱好文学。

因为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算得上是大家闺秀。

所以在前期她的词大多以闺中生活有关,比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展现给我们就是一幅少女怀春,随着秋千荡漾的欢快节奏,见到有人来时满脸娇羞的模样。

同时她在用词上面也是相当的大胆,要知道古代女子那一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少会有她这样大胆形容少女心事的。

与赵明诚结婚后,词意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多以相思为主题,有一次赵明诚出差,李清照百般聊奈。

写下了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尽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前期李清照是多情善感的,在词中将她的情感提现的淋漓尽致。

也将“凄婉”中的“婉”运用得恰到好处。

那我们再来谈谈“凄婉”的“凄”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跟随丈夫开始了南逃,在后来赵明诚因病去世,国难,家难,使这位温婉女诗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显“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情调。

词也开始有了坚强,与对旧事的怀念,多了一些豪迈之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梦见回到天庭与玉帝说话,这是何等的气势。

都说诗人是多愁善感的,李清照也不例外。

在经历了家国的变故,使得李清照也开始变得成熟与坚韧,内心充满了理想与抱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提现出她深刻的家国情怀。

可以说李清照的人生分为了三段,每一段的经历都给她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以南渡为节点,展现了她那不像命运低头的骨气。

不管是婉约,还是豪迈,李清照都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36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