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外培训整治方案

小学校外培训整治方案,第1张

小学校外培训整治方案 国家高压政策整顿培训机构,这个行业未来前途怎么样?

我从3个方面说一下国家为什么要打压教育培训机构第一:为中小学生“减负”,为家长“减压”去年培训行业的热捧,“表面是教育问题,实则是社会问题。

"教育机构那一句,“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真是字字戳中家长的七寸。

教育机构贩卖的焦虑,逼得社会竞争之下家长慌不择路,再加上资本逐利的本性,没日没夜,普天盖地的广告,又再次加剧家长的焦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起跑线上,有的家长恨不得报上所有的培训班。

郑州媒体曾报道,郑州管城区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10岁的花花自从二年级以后,就没有周末休息日,甚至连寒暑假都在上课。

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报了英语、数学、编程、书法、美术、钢琴、舞蹈、声乐、游泳和主持10个课外班。

有的培训,仅仅是其他同学上了,张女士为了不落后,便给自家孩子也报了。

第二:维护其校内教育的地位 ——校内教学才是学科教育的主战场资本助力培训机构的高速发展,而教育行业又不是一个能快速复制的行业,尤其是优秀老师的培养。

培训机构借力资本占领市场,最快的方式不是自己培养名师,而是通过市场高价抢夺公立学校名师资源,和通过虚假宣传“自我包装”名师。

虚假宣传“自我包装”名师:官方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

蓝天教育,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

事实上,该团队的121名老师中,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所占比例连15%都不到。

新东方,宣传张某某教龄3年,实际仅为5个月;宣传廖某某教龄6年,实际仅为2年。

在核实中发现其“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的教龄,其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精锐教育,在其公司官网以红色字体突出宣传周某某等7名老师“通过北京大学培训”。

事实上,所谓的“北京大学培训”实际是培训机构自己委托北大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定向线上培训,且培训时长仅为两天。

高价抢夺公立学校名师资源:除了这种机构对于名师的自我包装,校外培训的蓬勃发展对校内教育甚至有彼可取而代之之势,培训机构更是借助资本力量,疯狂以百万年薪抢夺校内名师资源。

有报道称:“网易有道给高中大班课主讲老师开出50万元起步的年薪,优秀者年薪可超100万;猿辅导也以年薪40万-100万元招聘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优秀主讲教师;据报道,高途课堂也曾透露称,有丰富教龄的主讲老师年薪可以超过200万元。

”而一旦当我们校内的优质师源都流在校外,则必然加剧我们教育的不公平,优质师源必然是最有钱者享受之。

当优质师源都被资本控制,教育这个国之重器也必然不在国家的手中,校外培训一直有“影子教育”之称,一直以来都是校内教育的补充,而这次由于疫情,通过资本的形式,开始起与校内教育掰掰手腕的架势,发展势头愈加猛烈,甚至有彼可取而代之之势。

第三:响应国家三胎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远研究发现:“生得起、养不起”成了抑制了年轻人生育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家庭对于教育成本大幅度攀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上如火如荼的学前教育、校外培训把家长的钱包变成了“自动提款机”。

根据《2017暑期家庭教育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超过79%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课外班”。

北京的赵女士今年暑假就给自己的孩子一口气报了三个培训班,奥数、英语和武术,每个班收费2000元至5000元不等。

“看人家的孩子都补课,自己家的孩子不补课总担心开学被落下。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

这种担心,让家长甘心掏出大把钞票为孩子“充电”。

除开有钱人愿意多生孩子以外,普通家庭都不太愿意要二胎,更别说三胎了,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生孩子简单,难的是养育,不单一是物质生活,更多的是对他教育。

为了国家大计,国家必须出台政策整治校外培训乱象,为中小学生“减负”,为家长“减压”,让人口出生率“增长”。

虽然教育培训行业会持续受到政策面打压,但也不会真的就此消逝。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校外培训做好校内教育的补充,发挥其一直以来“影子教育”的角色。

培训行业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已经几十年了,只不过之前都是以黑班、家教的形式存在而已,是需求导致的存在,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好比经济学里提到的管控房租问题,设置了最高房租要求后,房东感觉合不上索性不对外出租了,有租房需求的因为其需求还在,而可以租到的房子少了,就只能偷偷找到房东以其他形式付给更高的房租,最终时间久了,还是会回到管控前的状态。

培训行业也是如此,在需求不变甚至增加的前提下,单纯从表现结果上做管控是无效的,管控过程中会看到一些所谓的变化,但是只要需求不发生变化,时间久了会自然回到原来的状态。

一、为什么需求不变甚至增加1.需求为什么不会发生改变首先,培训机构存在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有培训机构,而是因为家长和学生有接受培训的需求,这个需求其实就是与升学政策挂钩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升入超过自己孩子目前能力的学校,之前我不止一次说过这个问题,因为升学考试中有数学英语这些学科,所以家长就有让孩子去外部补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如果升学考试考足球,那么家长肯定周末带着孩子去学足球、参加各种比赛。

所以,培训机构存在是因为升学的需求存在,单纯整顿培训机构,是无法改变家长对培训的需求的。

2.为什么需求在增加需求增加要从两个角度来说。

首先国家大力鼓励二胎,但好学校就那么多(即使适当扩招),肯定会造成培训需求总量的增加。

其次,随着整顿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越来越不好做,一旦有大量机构挺不过这波整顿,会出现可以提供培训的正规机构越来越少。

简单来说,需求总量在增加,但提供需求的机构可能在减少。

二、从两极分化到恢复原始状态根据以上,我认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形成两极分化。

实力比较强的机构会在这波 *** 作中生存下来,会变得更好,但因为合规问题肯定会造成成本上升,最终反映出的结果一定是学费增加(比如因为对校区面积的要求、行课时单生占面积的要求、楼层的要求等,造成的房租成本直线上升)。

再加上前面说的需求量的增加,最终很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得起正规机构补课。

还有一部分实力不强的机构,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以正规机构形式存在,很可能会转入地下,变为20年前的黑班。

一旦转入黑班状态,管理会更难,家长的风险会更高。

当正规的机构成本太高,当黑班无法管控,如果不能改变需求,就只能放宽规定,尽可能让黑班合规,让合规机构降低成本,最终再回到现在的状态。

只不过那时,可能今天的很多机构不在了,而是多了一些今天没有的机构,仅此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52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1
下一篇 2022-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