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意思

深恶痛绝意思,第1张

深恶痛绝意思 为什么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

孔子憎恶“乡愿”实则是对“不分是非,善恶不辨,处处讨好他人之人”的批判,因为孔子觉得这类人大抵属于“不讲诚信,没有立场,没有原则”之伪善的存在。

但是,在现实生活种,这类人被人们冠上“老实、憨厚”的名头这一情况数见不鲜。

其实“老实、憨厚”并非坏事,坏就坏在这“老实憨厚”之能调众口的“虚伪”。

这世间会生出许多是非和争端,有些时候,若恶得不到惩罚,善得不到褒奖,长此以往,那么世道很有可能会乱了套。

但是“乡愿”的存在往往属于“老好人”,属于没有原则的人。

这样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人所犯之恶是不是过分去原谅一个人,但会因为众人包容恶人,去选择漠视恶、“包容”恶人。

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善良的人将会寒透了心。

1、孔子讨厌的“乡愿”属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在《论语》这本书中,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乡里乡亲都觉得这个人忠厚,无一不夸耀这个人忠厚,这种人看上去是好人,实则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处处讨好,属没有原则的为害乡里之辈。

孔子这句话很短,但是含义却十分深刻。

细细整理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大家会发现这句话道理还确实不简单。

这个世间有诸多是非,有时候,是非里面确实存在善恶对立,但是有一种人,让对立双方都十分喜欢。

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是情商高,但是,如果从道德上来评价的话,在遇到一些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依旧是两边不得罪的“老好人”,这种人往往十分要不得。

因为这种对“恶”之漠视的态度,当属培育“恶”的养料。

同时,某种意义上说,“乡愿”之两面不得罪的态度也能免去不少纷争,属于一个坏榜样。

许多人可能本来比较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看到“乡愿”的左右逢源,于是开始变得圆滑、流于世俗,不辩是非,如若人人都这样,“善”将无处容身。

2、孔子讨厌“乡愿”的原因基于上述理解,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几个孔子讨厌乡愿的原因:(1)“乡愿”是非不分,处处讨好,是为不义孔子孟子皆认为,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应当有自己的气节,损人利己的事情不做,为人要从“义”,即做人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违背道德仁义之不该做的事情,即便不做这件事会让自己蒙受损失,也不要做。

但是“乡愿”不一样,乡愿为了迎合周围的人,颇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感觉,并且为了不与他人处于对立地位,往往会做一些违背仁义的事情,孔子认为这种人是非不分,处处讨好,是为不义。

(2)“乡愿”不分善恶,伪善欺世,是为不仁一个人想要成为“乡愿”,让周围人都喜欢他,那么这个人大抵是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老实的。

毕竟众口难调,总有会处于对立面的人和事,不可能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总能保持中立地位。

有时候,保持中立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该为“正义”呐喊的时候,却不挺身而出,反而害怕自己会被牵连入纷争而去漠视“恶”,这个时候,“乡愿”身上的罪孽就大了。

要说乡愿为何可以是非不分,可以漠视“恶”,因为这“恶”没有落在自己身上,更因为乡愿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识,这种人往往是“自私”的,是“不仁”的,也是“伪善”的。

3、总结:乡愿没有原则,不仁不义,不仅给旁人做出了一个坏的榜样,而且不分善恶行为,某种程度上也让其成为“恶”的帮凶有些时候,“漠视”都属“恶”。

试想,一个“乡愿”看到打家劫舍的匪徒欺负老弱的时候,这位“乡愿”会如何做?当一个“乡愿”明明知道真相,但是却面对足以毁人一生之流言蜚语的时候,乡愿会跳出来说明真相吗?不会。

因为被欺负的不是自己,亦是因为流言蜚语要的是他人的命。

有时候,“是非不分之漠视”比杀人的刀子来的更可怕。

所以,孔子对“乡愿”的憎恶,大抵就在于憎恶乡愿之无原则的不仁不义,以及欺世的伪善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没有仁,也就没办法谈礼。

所以他在《论语·八佾》篇:"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呢?在《论语·颜渊》篇中,樊迟问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爱护人,孔子重视人的性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

"乡愿"之人也属于人的行列,为什么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呢?一、"乡愿"的含义"乡愿"出自《论语·阳货》篇: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意思是说孔子认为,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

文中对"乡愿"一词的解释言简意赅。

但我们可以认为"乡愿"一词是指虚伪的人,即伪君子,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善于逢迎,没有真正的是非观念,是道德败坏的小人。

《论语集注》中说道:"乡原",乡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

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

《孟子·尽心下》中,万章问孟子什么样的人是乡愿之人?孟子对此作出了深刻的揭露:"阉然媚于世者也,是乡原也"("原"同"愿")。

"阉然",即阉割。

动物被阉割后,生殖机能消失,副性器官及副性特征显著异常,明显温顺驯服。

此处的"阉割"应该指的是放弃人的本性。

"媚于世",是谄媚、取悦讨好世俗的人。

"阉然媚于世也者",就是外表上是好好先生,实际是极力讨好有权势的人,这就叫做"乡愿"。

《说文·人部》:"傆,黠也。

一乡中傆黠之人"。

按现代汉语解释:"乡愿",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是欺世盗名的人。

2、 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的原因1. 认为"乡愿"之人乱德汉徐干《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不人之罪,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德"在论语中出现了48次,尽管他并没有对德做进一步的阐释,但可以看出孔子是重视德的。

《论语·季氏》篇中说道:"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于今称之。

其斯之谓与?"意思是"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了之后,谁也不觉得他有什么好行为可以称颂。

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

那就是这个意思吧"。

从这个章节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主张一个人要有德,具体来说是指崇高的品质、气节,而不与他地位的高低。

而"乡愿"之人,这类人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道德,百姓会厌弃他们,同时他们对社会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此外,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体现孔子的民主思想并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乡愿"之人没有是非观念,不敢表达看法,唯唯诺诺就是对公平原则的损害,也就是道德的敌人。

明代李贽《与耿司寇告别》:"若夫贼德之乡愿,则虽过门不欲其入室,盖拒绝之深矣,而肯遽以人类视之哉!",表明了自己对"乡愿"之人的拒绝2、 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动荡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周王室已无法恢复权利和威信。

《论语·八佾》中谈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做一佾,按照礼制,天子用八佾,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应该用四佾,却用了八佾,是违背礼制的,也是不道德的。

所以,孔子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的存在,于是就对"乡愿"之人极其厌恶。

清王宜山《围炉夜话》第四章:"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

可见,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乡愿"之人乱德,更体现了孔子对有德之人的追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64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