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1张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为什么法国称为第几共和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关注我。

19世纪法国学者厄内斯特·勒南曾说:法国人把科学、文学和艺术视为一项国家事务,因为文化使整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与此相应,国家也肩负着鼓励、保护文化发展的使命。

这是法国人思想最深处的观念。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法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是仅次于英国的西欧第二强国,当今的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洲联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八国集团和《申根公约》成员国,更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法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是仅次于英国的西欧第二强国,当今的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洲联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八国集团和《申根公约》成员国,更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

法国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大约200万年以前。

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把高卢人居住的地区称为高卢。

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侵入高卢,征服高卢南部,建立了纳尔博南西斯行省。

公元前58~前51年,高卢的其余部分又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率领的罗马军队所征服。

屋大维统治时,把高卢分为4个行省。

公元1世纪末~2世纪,高卢经济繁荣,农业、纺织业、冶金业均有发展。

城市中点缀着罗马式的建筑物,如神庙、凯旋门、竞技场和剧场,罗马式公路贯穿高卢全境。

奴隶制庄园广泛流行。

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统治时期(公元41~54年),高卢地方贵族开始进入元老院,逐渐和罗马统治阶级合流,促进了高卢的同化。

高卢人民在罗马的重税政策和高利贷的压榨下,生活艰难,几次起义。

3世纪,罗马奴隶制度危机波及高卢,引起高卢商业和手工业衰落,城市凋敝,并不断遭到日耳曼部落的袭击。

曾经一度脱离罗马帝国独立公元前1000年,凯尔特人在法国定居。

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

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

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

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

革命的头一年,第三等级的革命民众在6月发表了《网球厅宣誓》,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0月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返回巴黎。

接下来的几年则由不同的立法会议与右翼的君主制拥护者的斗争所主导。

路易十六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9月22日由国民公会宣告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断头台。

经吉伦特派掌权(1792年—1793年)和雅各宾派专政(1793年6月—1794年7月)。

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在法国革命中起到了主导角色,179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这场战争取得了一个世纪以来法国未曾取得的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热月政变”后,又相继有热月党人(1794年7月—1797年)、督政府(1797年—1799年11月)和执政府时期(1799年11月—1804年5月)等阶段,各个阶段政治体制差别较大。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曾先后颁布了《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1799年宪法》等,但其基础日益削弱。

1799年雾月十八日政变后名存实亡。

在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之后,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所代替。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临时政府。

2月25日共和国宣布成立。

4月23日选举制宪议会,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温和共和派占多数。

5月9日成立执行委员会代替临时政府。

6月22日执行委员会下令解散国家工场,引起工人不满,23日工人起义。

24日L.-E.卡芬雅克将军被授予独裁权,残酷镇压起义。

卡芬雅克于28日担任共和国的行政首脑。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国徽11月,制宪议会制定共和国宪法,确立立法和行政分立原则。

由750名议员组成立法议会,任期3年。

总统任期4年,掌管行政权,任免部长与颁布法律,支配武装力量,但不亲自指挥部队,也无权解散或延长议会。

议会和总统皆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选产生。

参政院由议会任命,它预先审定政府的法案,并监督行政机构。

12月10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见拿破仑三世)当选总统。

1849年 5月13日选举立法议会,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为核心的秩序党获多数席位。

宪法规定总统不能直接连任,波拿巴要求修改宪法,立法议会多数反对。

波拿巴于1851年12月 2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建立专政体制。

1852年12月 2日宣布成立帝国,波拿巴被封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第二共和国告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1870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巴黎人民从1871年初起就呼吁建立公社,继续抗战,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左派领导人与工人联合起来,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

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人民支持下夺取政权,3月18日~5月28日,巴黎工人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在阶级力量对比过分悬殊的情况下,巴黎公社旋被镇压。

1870年后,法国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普法战争中逼近巴黎的普鲁士军队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态度。

1871年2月,同德国(当时普鲁士隶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联国)草签了条约,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

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解除巴黎人民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

巴黎人民奋起反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狼狈逃出巴黎,迁往凡尔赛。

不久,巴黎公社成立。

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非常惨烈,最终以巴黎公社的失败而告终。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停战协定。

2月选出由保王党人占绝大多数的国民议会,L.-A.梯也尔被选为政府首脑,后任总统。

他与德国正式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并联合德国镇压了巴黎公社(1871.3.18~1871.5.28)起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版图梯也尔力图建立保守共和国,但遭保王派与共和派的反对。

1873年5月,梯也尔被迫辞职,极端保王派人M.-E.-P.-M.de麦克马洪当选总统。

右翼势力继续加强,建立合乎天主教规范的“道德秩序”。

正统派与奥尔良派加紧勾结,图谋恢复王朝体制,以L.甘必大为首的共和派为确立共和制进行长期而激烈的斗争。

国民议会最终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1875年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1876年众议院选举和1879年1月,在参议院选举中,共和派取得稳定多数,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麦克-马洪辞职,共和派F.-P.-J.格雷维当选总统,终于确立共和派的共和国。

共和派分为温和与激进两派,从格雷维当选总统到19世纪末,为温和派执政时期。

他们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世俗的义务免费教育,宣布新闻自由与组织工会自由,以及大赦巴黎公社人员等。

在此时期,法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879年成立的法国工人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法国工人运动,逐渐发展为较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政党。

普法战争后,法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产量居世界第4位,但金融资本的增长迅速,80年代法国继续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印度支那等地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土地和资源。

到1899年,法国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2殖民帝国。

80~90年代,法国相继出现布朗热事件、巴拿马丑闻和德雷福斯案件,温和派威信扫地,被迫下野。

1899~1914年为激进派执政时期,法国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迅速发展,金融资本高度集中。

1914年前,法国资本输出仅次于英国,占世界第2位,其资本输出主要采取高利贷形式,В.И.列宁称之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激进派反对教会干预政治,1905年通过《政教分离法》。

随着工人运动的高涨,1905年建立了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即统一社会党。

激进派多次镇压工人运动。

对外继续进行侵略扩张,准备战争,先后与俄国、英国结盟,成立法、英、俄协约国,以对抗德、意、奥三国同盟(1882)。

1913年R.普恩加莱当选总统后,继续扩军备战,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法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克列蒙梭政府和“国民联盟”右派内阁的反动政策引起广大人民的愤慨和反抗。

1919年4月,法国水兵在黑海起义。

1920年5月,全国铁路员工大罢工。

社会党内部不断分化,1920年12月,左派力量成立了法国共产党。

20年代中期由社会党等组成“左翼联盟”内阁,执行民主主义的改良政策。

后来,普恩加莱又重组“国民联盟”内阁,整顿财政,稳定法郎币值,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政局亦渐趋稳定。

但法国于1930年底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1934年2月6日,右翼分子和法西斯组织“火十字团”利用“斯塔维斯基事件”在巴黎发动骚乱,包围波旁宫,企图推翻议会。

1936年,由共产党、社会党、激进社会党等党派团体组成人民阵线。

同年6月,L.布鲁姆组成第1届人民阵线政府,签订了“马蒂尼翁协定”,实施一系列社会改革。

937年2月,布鲁姆宣布“暂停”实施人民阵线纲领。

1938年,由于激进社会党退出,人民阵线瓦解。

此后,达拉第政府对内执行反动政策,对外依靠英国,推行纵恿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1939年9月1日,德军侵犯波兰。

3日,法国向德国宣战,实际是宣而不战,史称“奇怪战争”。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全面进攻,突破马奇诺防线,法军节节败退,不久巴黎陷落。

6月22日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投降,成立维希政府,第三共和国宣告终结。

巴黎公社起义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9-1957年),对于二战后法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问题,各派政治力量意见分歧: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订一院制的民主宪法;戴高乐派要求削弱议会,加强总统权力;以人民共和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坚持恢复第三共和国时期的议会制度。

1946年1月戴高乐辞职。

1946年10月通过第四共和国宪法,宣告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

基本上保留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共和国的终结者——戴高乐将军1946 年6 月2 日,举行第二届立宪会议选举,人民共和党成了议会第一大党,皮杜尔出任政府总理。

新的立宪会议制定出基本符合人民共和党要求的宪法草案。

10 月13 日,法国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这一宪法草案。

第四共和国宪法与第三共和国宪法区别不大,仍然采用两院制的议会制度。

总统由两院(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联合选出,任期七年,不掌握实权。

法国实行多党制,政府必须严格对议会多数派负责。

11 月10 日举行第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法共获得185 席,再次成为第一大党。

但资产阶级政党联合起来拒绝共产党组阁。

1947 年1 月,社会党人保罗·拉马迪埃组成包括五名共产党部长的联合政府。

4 月,法国最大的雷诺汽车工厂三万多名工人罢工,法共支持工人的要求。

拉马迪埃政府则对工人进行镇压,并以政策分歧为由,将共产党人排挤出政府。

此后,法国政局动荡,政府频繁更迭。

从1947 年11 月到1954 年6 月的七年多时间内,政府更换了13 届。

1954 年6 月,激进党孟戴斯-弗朗斯就任总理。

他解决了同越南的冲突问题,缓和了同突尼斯、摩洛哥的矛盾。

1956 年3 月社会党摩勒政府进一步承认了突尼斯、摩洛哥的独立,但他无法平息阿尔及利亚的解放斗争,而连年的殖民战争又使法国财政枯竭,经济状况恶化。

第四共和国陷入重重困境。

夏尔·戴高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今),由于前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和一系列政治危机,第四共和国结束。

1959年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临危受命解决危机,稳定局势,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d。

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布鲁塞尔。

1981年,5月社会党人密特朗当选总统。

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

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加入欧洲联盟。

法国全称叫法兰西共和国,法国大革命后有五个共和国的历史,因为掌握的阶级以及掌权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不同,那段时间法国历史更迭频繁,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它们,这些不同阶级治下的法国就被冠以不同的名称。

下面简单介绍下各个共和国的历史:众所周知,法国1789年革命胜利,推翻了波旁王朝,并于1792年建立以罗伯斯比尔等人为首的第一共和国,后被拿破仑于1804年推翻,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后来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拿破仑的侄子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建立专政体制。

1852年12月2日宣布成立帝国,拿破仑被封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第二共和国告终。

1890年9月4日,法国爆发群众革命,皇帝被废黜,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法国,1940年6月,贝当政府投降,第三共和国覆灭。

二战后,法国光复独立,并于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国。

第四共和国政治斗争非常严重,政局动荡不安。

而战后法国的殖民地尤其是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吹响了第四共和国的息灯号。

最后1958年9月28日,戴高乐主持制定并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新宪法,强化总统权力,推翻了第四共和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它从戴高乐将军开始到现在,也就是说,法国现在就是法国第五共和国就是现时的法国政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78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