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温度是多少

火星温度是多少,第1张

火星温度是多少 火星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是多少?将来是否可以移民过去?

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远,离太阳22794万千米(1.52 天文单位),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而地球距离太阳平均值为14960万千米。

所以地表温度比地球要低一些,而且火星周围的大气稀薄干燥,保温效果差,昼夜温差大。

由火星洞察号最新气象传感器的测量显示,火星的最高温度为-17摄氏度,最低温度为-95摄氏度。

然而,温差变化并不算大,或许火星适合地球人移民。

2019年2月19日,NASA宣布,从今天起,你可以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网站获得有关火星的天气报告。

由于气象传感器已经正式发射,每天都会跟踪和监测火星上的温度、风速和大气压力,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未来人类移民火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虽然火星和地球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到目前为止火星也还有许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因素:1.大气稀薄,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主要是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百分之95.3)加上氮气(百分之2.7)、氩气(百分之1.6)和微量的氧气(百分之0.15)和水汽(百分之0.03)组成的。

2. 由于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少而无法形成温室效应,火星温度一直保持零下,夏季平均气温负五十度,冬季最冷负一百二十度。

3. 氧气浓度低,氧气几乎没有,人会马上窒息。

4. 因为大气稀薄,所以大量紫外线能照到火星表面。

5. 火星暂未发现可供人类大量饮用的淡水资源。

火星虽然在有些地方有残余的水冰(火星三十多一年前拥有海洋),但很难发现。

6. 没有像地球上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资源(食物)。

以上虽然列举了诸多不利因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也许可以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使得这颗与地球相似的星球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

目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飞行状态良好,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地面测控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有序通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探测器已脱离地球引力影响范围,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飞离地球超过150万公里。

移民火星不是梦,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经有天文学家提出了可行的改造火星计划!只要给火星加温,人类就可能在火星上生存。

6月11号,我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一组火星照片,这是“祝融号”火星车传回的第一批照片。

“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完成环绕、着陆和探测三个环节的国家,在此之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一次性搞定。

按照人类探测月球的流程,下一个任务就是从火星上带回土壤样品了。

而探测火星的终极目标,就是将人类送上火星,甚至实现移民火星的计划。

不过就人类目前的技术而言,移民火星似乎遥不可及,一方面是载人飞船暂时无法到达火星。

另一方面,即使成功登陆火星,那里的环境也不适合人类生存。

但是在未来,人类一定会登陆火星,并将那里改造成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因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火星的几个问题,看完之后相信你对移民火星会有新的看法。

目前的火星是怎样一种环境,为什么不是适合人类生存?最早从火星附近飞过的探测器是美国的“水手4号”,随后“水手6号”和“水手7号”都到达了火星附近。

到了1971年,“水手9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此后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就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已经发射了46颗人造探测器或者火星车到火星上。

随着对火星探测的越来越深入,火星地表的环境也越来越清晰,目前已经可以确定火星上毫无生机可言。

1、火星是一颗寒冷的星球,两极覆盖着厚厚的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火星位于太阳系地球轨道的外侧,处于太阳系宜居带的边缘地带,由于距离太阳较远,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在—50℃左右,而且昼夜温差最大可以超过150℃。

根据火星车传回的数据显示,火星最低温度在—140℃左右,而火星赤道附近,在白天最高气温可达到20℃左右。

火星上温度低,跟稀薄的大气层也有关系。

火星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换算成体积和质量的话,火星体积只有地球的15%,质量是地球的11%,这使得火星引力是地球引力的38%。

所以火星只能吸引较少的大气层,大气层薄也就无法保存热量,温度会比较低。

2、火星是一个极度干燥的星球,地表是一片红色的戈壁荒漠。

虽然科学家们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痕迹,也发现了南极地下1.5公里处有一个巨大的湖泊。

但就整个火星地表来看,是不存在也液态水的,而且那里环境也不可能存在液态水。

火星是一颗没有磁场的星球,没有磁场就意味着太阳风的带电粒子可以直接袭击火星。

也就是说,即便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也会被带电粒子撞击分解成氢和氧。

氢气比较轻,飘浮在火星大气层较高的地方,在太阳风的袭击下,又渐渐离散到了太空之中。

而较重的氧分子,则和火星地表岩石中的铁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铁氧化物,这也是火星呈红色的原因。

3、火星常年遭受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袭击,还经常沙尘暴肆虐。

火星缺少磁场保护,大气层又比较稀薄,宇宙辐射和带电粒子会直接袭击火星地表,那里是一个强辐射的环境。

火星上还经常沙尘暴肆虐,很多人不理解火星上缺乏空气,为何会有沙尘暴。

这主要是因为火星的引力太小,加上地表极度干燥的环境,很容易扬沙。

而且火星上并非完全真空,上面是有一定的大气层的,温差使得空气流动,沙尘暴肆虐也就不奇怪了。

总之,目前的火星是一个寒冷、极度干燥、沙尘暴肆虐、强辐射、缺氧的一种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既然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那我们为何也还要不遗余力的探索火星,甚至还想移民火星?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得选,月球已经登上了,而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将来地球出了事,月球估计也难保,移民月球意义不大。

其实人类最早探测的行星是金星,它距离地球最近,而且从体积和质量上都更接近地球,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按理说金星才是最完美的“地球备胎”。

但是当第一组金星数据传回地球时,人类探测金星的理想就不得不放弃。

因为金星的大气层是厚厚的二氧化碳,这使得金星表面的温度达到了460℃,甚至可以融化金属铅。

金星的大气压强也是地球的95倍,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对金星展开深入探测。

最终人类将目光转移到了火星上,火星也成为了人类探测太阳系,乃至探测整个宇宙的“前哨基地”。

我们再回到题目上,人类未来能否移民到火星上去?这又涉到及两个方面的问题:1、人类怎样才能登上火星?2、如何在火星上生存?也就是说,只要人类搞定上面这两个问题,就可以移民火星了!人类怎样才能登上火星?人类的火星梦,大致来自于一位名叫冯•布劳恩的德国航天学家,他在1952年出版了一本书《火星计划》。

可以说,这本69年前的小册子为之后的星际旅行设想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不少观点仍然指引着目前的火星探索计划,可谓相当超前了。

他在书中还给出了具体的可行方案,甚至完成了实际的运算,考虑到登陆火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不过在那个年代,火星计划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即便是现在,载人登陆火星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实在太远了,即使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超过了5500万公里,这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40倍。

而当火星飞行到距离地球最远的时候,这个距离达到了4亿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另外,人类登陆月球可以走直线,往返一趟只需要6天,但去火星就不能走直线,因为飞船搭载不了直线飞行所需的大量燃料。

根据科学家们的设想,载人登陆火星需要走一个曲线路程,先利用火箭将飞船推送到地球轨道。

当绕地飞行的飞船接近火星公转轨道时,使用燃料将飞船推送至火星公转轨道上。

飞船到了火星公转轨道就不再使用燃料,而是通过滑行来靠近火星。

直到飞船接近火星时,再次点火助推,把飞船推进火星卫星轨道并降落在火星地表上。

按照这种方式,飞船是可以达到火星的,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以目前的技术从地球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至少需要250天的时间。

遥远的距离不仅带来了难到达的问题,还让信号传输变得困难。

无线电信号从火星到地球,单程传输就需要21分钟的时间。

如果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或者飞船,一旦出现状况,就很难从地球上获得支援,探测器或者飞船只能自行解决问题。

人类迄今为止,向火星发射的46颗探测器中,完成任务的成功率只有43%,载人登陆火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是人类登陆火星也不是无法完成的事情,因为目前已经有两种宇宙飞船可以登陆火星,它们分别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天龙号”和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

目前没有载人登陆火星,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技术无法返航,登陆火星有去无回,而且搭载飞船的火箭,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其中燃料成本只占0.3%。

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出可以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就可以把单次发射成本从几千万美元,降低到几万美元。

总之,人类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射宇宙飞船到火星的能力。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的生存问题。

人类如何在火星上生存?假设人类已经可以登陆火星,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火星上的环境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

首先是水源的问题,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在火星上制造氧气也需要水。

目前的火星地表是没有液态水的,但是在地下深处却存在固态水,人类已经在火星南北极地下发现了地下湖泊。

我们只需要使用电钻或者其他什么工具,像采矿一样开采地下的固态水,然后对其加热、过滤、净化等加工,人类生存所需的水源就有了。

除此之外,人类还可以从火星空气中收集水源。

从整体上看,火星是一个极度干燥的星球,但在一天之中的某些时候,空气的湿度是可以达到100%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空气中收集水源了。

其次是氧气的问题,人类没有氧气是无法生存的。

在火星上制造氧气比收集水源要容易一些,氧气的第一个来源是电解水,如果前面的水源问题可以解决,那么氧气也不成问题。

除了电解水,还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获取氧气,火星空气中95%都是二氧化碳,所以不用担心二氧化碳不够用。

而且人类还原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现在的空间站上,就是通过还原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只需要一些催化剂就可以实现。

第三个就是食物的问题,有饭吃才能活下来。

火星上饲养动物还不太显示,毕竟人类存活都还是个问题。

但是在火星上种植“大棚菜”,还是可以实现的。

植物生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光照和水源,火星赤道附近一天可以保证12个小时的光照,我们完全可以在那里建设温室大棚,再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来种植植物。

至于水源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在火星上获取人类生存所需的水源、氧气和食物,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只是个时间问题。

总结一下1、人类探测火星的进度,目前处于发射火星车,并从火星传回照片的阶段,下一个探测任务就是从火星上带回土壤样品。

2、现在的火星是一个寒冷、干燥、缺氧、沙尘暴肆虐、高辐射的戈壁荒漠环境,没有任何生命形式,也不适合人类生存。

3、载人登陆火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人类已经拥有将飞船发射到火星的能力。

4、移民火星需要解决生存问题,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在火星上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基地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说,人类将来是可以移民到火星上的,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85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