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第1张

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里西耳室有什么用?

第一代南越王是赵佗,河北正定县人。

活了103岁,儿子翘辫子了他还活着,最后只好把王位传给了孙子赵眜,赵眜成了第二代南越王。

第三代南越王是赵婴齐。

其后,赵婴齐又把王位传给了次子哀王赵兴,赵兴成为第四代的南越王。

年幼的赵兴没当几上几天南越王,就被丞相吕嘉发动政变,并将其杀害。

哀王赵兴死后,吕嘉拥立赵婴齐的长子,术阳王赵建德为第五代南越王。

 五位南越王,只有三座南越王墓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至今仍未被找到。

如果把赵佗也算作皇帝的话,那么,他就是开创了中国帝王秘葬的先河。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派了三千士兵到广州,挖了将近半个广州城,仍然找不到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于上世纪80年代被意外发现。

当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要在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盖宿舍大楼,挖大楼基础墙时,无意中发现沉睡了两千年的二代南越王赵眜墓。

(其位置即现在的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墓早在三国时期已被盗三国的孙权,在位时盗过不少的汉墓,在尝到甜头后,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赵佗墓上。

随后,孙权派将军吕瑜率三千士兵,浩浩荡荡到广州挖赵佗墓。

结果,赵佗墓没找着,却找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

第四代南越王赵兴,在位时间没多久就在宫庭政变中被杀害,被害时尚未建造陵墓,只是草草安葬。

第五代南越王赵建德,即位后还没来得及建造陵墓,就在与汉武帝的五十万大军交战时被生擒了。

因此,五位南越王只有三座南越王墓。

三座南越王墓,除去早在三国时期已被盗挖一空的赵婴齐墓,仅存的两座南越王墓,一座是赵佗墓,仍未找到。

另一座是已发现的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

西汉中原墓葬的特点 秦汉时期,特别是到了汉代,墓葬普遍用横穴式。

这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後普及到各地。

特别是帝陵的建造,主要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又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当时的房屋。

极少数的帝王以“黄肠题凑”的葬式。

对汉墓的考古中,只发现过两座完整的。

分别是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墓,和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并非是世居岭南的土著,而是河北定县人。

只因率领秦军从北方来到岭南,并且在日后自立为王。

赵佗除了把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明带到岭南,也把当时中原流行的墓葬制也一并带去。

从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来看,墓葬的结构和选址均与当时中原的墓葬形式相同。

西汉帝陵墓有两大特点 : 一是墓内绘有众多彩色壁画。

(赵眜的南越王墓内也绘有壁画。

) 二是在部分的墓葬里开始出现“耳室”。

“耳室”一般位于正屋两侧,恰如两耳在人脸的两侧,因而得名。

再看看二代南越王墓的结构,墓内依次是 : 墓道、外藏椁、前室、主棺室、后藏室、东耳室、西耳室、东侧室和西室。

古人“事死如事生”,死后的墓葬结构,也会按照生前居住的房屋结构来建造。

据考古发现的汉代房屋结构又是如何的?大致是,一处两进院落庭院,平面布局从南向北依次进入,第一进院南墙及南大门、东厢房、西门房,第二进院南墙、西厢房、正房,还有宅院西侧的池塘和西北侧的厕所, 以及宅院南大门外的编织遗迹和水井。

两相比较,南越王墓的结构布局与汉朝时的房屋结构相同。

墓室内的“耳室”,一般是作为仓库使用。

耳室内存放的,都是墓主人生前所喜欢的物品。

南越王墓里的耳室里,存放着的都是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生前最喜欢的东西。

这些东西包括 : 东耳室有青铜编钟、石编钟和提筒、钫、锫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盘等;西耳室里最珍贵的是“金铜框玉卮”。

通高14厘米,口径86厘米,呈九棱圆筒形,下装三个兽头形足。

出土的时候,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极为珍贵。

其它物品有: 兵器、车、马、甲胄、弓箭、五色药石、生活用品、非洲象牙、漆盒、熏炉等。

什么叫耳室呢?耳室说白了就是主墓室旁边的小屋子,如果按照我们现在人说法,就是四合院堂屋旁边的厢房,那么搁在墓室当中它主要起一个仓库的作用。

用来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品以及陪葬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82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