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超脱电影表达的是什么,第1张

超脱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电影《超脱》怎么样,到底在表达什么?电影《超脱》怎么样,到底在表达什么?

这个电影真的蛮难看懂的,更多的人是看着高高兴兴打开播放键,等片尾曲出来之后,一头雾水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小众了,很多人都看不懂罢了。

就比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世界上的很多人奉为人生之书的《人间失格》,也免不了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度过之后觉得男主角完全是在作死,根本就看不懂男主角这是什么骚 *** 作,好好的一手牌自己打了个稀烂,回头还得自己期期艾艾的。

其实这不是他们庸俗,只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不一样罢了,那些不能理解的人,一般都是不够绝望的人,本身他们的字典里就因为性格非常的乐观,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绝望的时候。

《超脱》这部电影也和《人间失格》差不了多少,因为立意太过于小众了,所以有很多的人看不懂这个电影,也不懂其他人为什么给这部电影打那么高的分,连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相较于太宰治对于人世间的漠然,亨利感觉负有救赎的使命,他作为一位老师,对于自甘堕落的学生,对于深陷泥沼的学生们,都没有放弃,反而是带有救赎的使命去教导他们。

《超脱》这部电影适合仔细的观看,有时候看一遍不行理解不了,多看几遍就知道其中的含义了,这是一部水平蛮高的好电影,欢迎大家反复观看。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觉得电影《超脱》怎么样,到底在表达什么?

看着动态的简笔画,听着亨利大段的独白,文字或许能直击心灵,但其实少有人能读懂,悲伤的情绪大可以感染,但疼痛并不能感同身受。

因为,不管是流荡街头的未成年雏妓、嗑药酗酒的灰色母亲,还是卧床不起的痴呆外公,亦或绝望自杀的肥胖少女、精神崩溃的心理老师,每个人的悲伤都渗入了亨利的心里,自以为超脱世俗的他,却依旧无法救赎身边人的痛苦。

人们步履匆忙,朝九晚五,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但究竟有几个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呢?电影《超脱》不纠结亨利悲惨的童年、艾瑞卡自弃的生存方式,亦不叹息被闲言碎语所压制的梅丽的死亡,不深究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只能说各种环境、各色身份都有各自的烦恼。

环境会将人们过滤,身份会拖着你融入人群。

在童年见过的风景,在成年自有回忆;在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关上门的你和走出门的你,究竟是不是你?那些遇见的人啊,会听到别人的呐喊吗?而你是否也听见了别人的呐喊呢?亨利抽起了烟,云烟成雾中看不清他的脸,只想着他在凝望,窗上倒立的桌椅并不和谐,他的声音响起:“你看不见我,此刻我并不在这里或者你看到的不是我”。

梅丽给亨利的画荒诞不经,却也道出了亨利身体与灵魂分离的真实状态。

悲悯之心可以照亮潜藏于死亡中的黑暗,不过它何尝不被黑暗淹没。

亨利收留了流浪街头的艾瑞卡、原谅了猥亵母亲的外公,确实做到了超然世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然而,梅丽的自杀把亨利打回了现实,亨利那声永无回应的“对不起”,是对他自己上的最好的一课。

求助者渴望拯救,救助者渴望施救,可人到底为什么需要救助,需要怎样的救助。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超脱,也没有长久的救助。

人们的痛是真的,但人们的痛是不在一个频率上的,想要救赎的心也被凡事压得喘不过气来,用光了所有表情,然后从人群中仓皇逃走。

在痛的世界里,亨利悲悯所有情怀,认为疼痛的人就该拥抱,应该惺惺相惜以获超脱,后来发现没能力拯救,惊慌而逃;在不痛的世界里,不良的学生急于融进人群,因此又一次变成了随波逐流的群居者。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种长期的超脱的痛。

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局外者。

无论幸或不幸,挣扎、呐喊、哭号,无人能见,无人能懂。

梅丽或许以为自杀是最好的结果,无论身体痛或不痛,都不要再继续了,死亡就是超脱?身体不在了,再好、再坏的灵魂也不在了。

这不是超脱,这是绝望之后的逃避,是最无力的自我保护,也是最失败的呼救。

每个人打不破的格局,拼接而成的圆球,每一点折射的痛,洒落在每一个毛孔,人们之所以痛,只是基于我们都在痛,我们的生活还只是我们的生活。

亨利最后对艾瑞卡的拥抱,是他救赎自己的开始,因为他终于准备好,要好好面对生活了。

感激那些仍然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每天鸡零狗碎的生活让人透不过气来,却仍有勇气前来。

归根结底,人只有自己救助自己时才是最超脱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09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