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三笑

虎溪三笑,第1张

虎溪三笑 虎溪三笑的介绍虎溪三笑的虎溪三笑图虎溪三笑的典故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

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

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至宋代李龙眠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人口之美谈。

关于陆修静之事迹,依辩正论卷六、甄正论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昙显传、佛祖历代通载卷十等所述,修静于梁敬帝绍泰元年,与昙显对论佛道二教之优劣,时当慧远示寂后一三八年。

另据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载,修静逝世于刘宋泰始三年;又据道教类书之云笈七签本传载,修静逝世于刘宋元徽五年,享年七十二。

故知慧远与修静之时代相去甚远,二人交游之说极牵强。

盖自中唐以降,儒道佛三教融和之说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一事或系好事者就三教融和说而虚构者。

此外,日本在镰仓时代之后期,亦开始流传该类画作。

虎溪三笑的虎溪三笑图三笑图中三个人分别是谁?

“虎溪三笑图”,描绘东晋时期释慧远在庐山虎溪桥,送别陶渊明、陆修静,因三人语洽道合,途中仍谈论不已,不觉已过虎溪桥,三人相顾开怀大笑——因慧远送客人,从不过虎溪桥,此次不知不觉中破了例,所以相视而笑。

故事虽违背历史事实,但因题材有意思,又适应唐以后三教合流的需要,所以画者不乏其人。

百度

图中是东晋的儒家陶渊明,释家慧远和尚,道家陆修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170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