槕,第1张

书法秘笈“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长年荡桨,群丁拨棹。

”兹古人学书悟笔法之语。

黄庭坚,黄鲁直,黄山谷,黄太史,今江西修水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庭坚先生谪浯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时,常写字,不管怎么写字,就是不达意,就是不随人意,写出来的字不能称心如意,按黄庭坚本人的话说,“字复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

”后来黄庭坚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心情好一些。

他在戎州境内看到僰人(今四川兴文县)在僰道中行船。

黄庭坚经常认真、反复、仔细、观察、观摩僰人行舟。

于是黄庭坚就有了“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

”这几句学书秘笈,学书心得,悟书法创作的用笔之法,笔法。

黄庭坚不悟笔法怎么能成为书法大家,成为“宋四家”之一呢?黄庭坚“乃觉少进”,笔法长进,书法精进到什么程度呢?意之所到就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驾御笔墨到达了很高程度,如古之能书人一样,入则重规叠矩,出则奔轶绝尘。

此语出自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一段学习草书的概括性自白:“余学草书三十余年。

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字不脱。

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黄庭坚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而悟笔法,所悟即主要在用笔对顺逆之势、含蓄与开张之势的把握上。

长桨短棹都是划船的工具,舟子船夫长年累月地在江河之上挥棹拔桨,要根据水势流向,时而顺水行舟,时而逆势而上,时而力拔千均,时而柔若穿针,以此形容书法在用笔时把握缓疾、劲涩、张驰、开合的尺度、分寸和份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37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