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第1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为何如此霸道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终宋一朝(含南宋)最霸气的一句话。

而实际上,赵匡胤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很生气的。

他气南唐后主李煜的不懂事,气他为什么这么固执,也不知道和吴越国的老钱家去学习,不老老实实的奉表归宋,反而还提出划江而治的过份要求,人比人真的能气死人,李煜还是太年轻了。

太祖武将出身,自身的文化水平又能达到及格线上,他深知自己能够坐上皇位得益于陈桥兵变,所以必须作出一番能盖过后周世宗柴荣的事迹,这就是一统南北!然而,南唐后主李煜却认不清形势,试图去帝号并划江为界,以维护自己在江南的统治。

这在赵匡胤看来是天大的笑话。

如果同意了李煜的述求,那么大宋的官员不能入江南治理地方,大宋的国策不能在江南颁行,大宋更不能从江南鱼米之地收取赋税,那自己建立大宋还有什么意义?自己又有什么样的功绩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皇位带给的权势,又怎么能够洗刷自己欺凌后周孤儿寡母的不堪回首?李煜简直是太不懂事了,自己必须得点拨点拨他!基于此,赵匡胤才会手持长剑,对南唐派到宋朝的使者徐铉怒吼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上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

”这让李煜心慌不已,连口才闻名的徐铉都败在赵匡胤的龙威之下,他的大唐看来是再也保不住了,就连他下定决心做人家的儿子也不行。

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平安知大金之计不出於此乎!”李煜的幼稚就在于,长期沉浸在诗词歌赋中的他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根本就不清楚很多事情不是搬过来就能用的。

石敬瑭可以做辽国的儿皇帝,那是因为辽国和中原属于不同的文化;但他的大唐和赵匡胤的大宋同宗同源。

而他的大唐之所以可以存在,是唐末以来藩镇的互相征战,使得从后梁开始的中原王朝(梁、唐、晋、汉、周)根本无力南下。

但到了赵匡胤时期,北方除了北汉在辽国的支持下割据对立,基本上已经趋于和平了,这就让中原王朝可以腾出手来应对南方的割据势力,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就如赵匡胤所说的,“天下一家”,是的,你南唐是没有什么罪过,但同属汉家血脉,必须归为一统,要么是你李煜,要么是我赵匡胤,总要有人来完成这项历史的使命!既然如此,你李煜还想继续维持现状,以长江为界,这种不道德的要求你也敢提,那就不要怪我不给你脸了。

当然,赵匡胤如此霸气除了身处特定的环境下外,还在于他本身也是开国皇帝,自己必须给后世子孙作出榜样,为帝者当大气大合!只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因为自己“杯酒释兵权”反而断送了宋朝尚武之风,而又因“烛光斧影”留下了幽云十六州的遗憾!而这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能对付同属汉家血脉的南唐,却无法藐视北方的契丹。

虽然赵匡胤被后世的一位伟人拿出来和秦皇、汉武、唐宗并列而出,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差了一把火候,充其量也只是窝里横而已!【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凑个热闹。

这既是一句霸气的帝王宣言,也是一句至理名言。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利益范围。

--百度一、出处“上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历史性演技之--“黄袍加身”赵匡胤说这句话的时候时年49岁(公元975年),距离“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已经过去了15年。

继承周世宗遗志并秉承“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国策的大宋军队南征北讨,先后剿灭或收降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吴越等称雄一时的地方割据势力,此时还能够站在宋军军锋之下瑟瑟发抖的就只剩下南塘和北汉了。

北汉的依仗是契丹,这里就不说了。

▲北宋开国大致继承了后周的地盘南唐也不是软柿子,而是多年休养生息后国力雄厚的割据势力,而国主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才子李煜,可惜他的才能只在风花雪月而非军事外交上。

其实李煜为求自保可谓做足了功夫,他曾经试图勾连吴越国共同对付北方,但“海龙王”钱缪却遵从祖上“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

”的训示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在其他势力明显更不靠谱的情况下李煜选了跟北方的妥协,每灭一国都上表祝贺,仿佛比自己要统一天下还高兴,同时放弃皇帝称号,自称“南唐国主”。

看起来恭恭敬敬,北宋并没有师出有名的讨伐借口,然而这在久经沙场的赵匡胤看来完全不是事。

在宋太祖眼中软弱的南唐完全是可以“传檄而定”的存在,于是他三番五次的邀请李煜来东京作伴,而另怀心思的后主显然不敢接招,于是屡次称病不朝(这就是宋太祖的借口),直至宋军兵临城下。

心思不定的李煜派出以口才闻名的大臣徐铉出使北宋。

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平安知大金之计不出於此乎!”--《三朝北盟汇编》当心存幻想而喋喋不休的徐铉再次聒噪时,赵匡胤忍不住跟他说了这句大实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底气十足,直爽得很,说出的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和惊天动地的语言——即使南唐没有什么过错,天无二日,国也不能二主。

只有卧榻之侧寂静清爽,皇帝才能安眠。

二、后续再然后,放弃幻想的李煜决定拼死一战,然而太平日子几十年的南唐终究没能挡住大宋精兵,最终被生擒并送至北方当了个“违命侯”,在写下流传千古的《虞美人》之后被赵光义一剂毒药取走了性命。

▲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而说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赵匡胤终于还是食言了,他的卧榻上还睡了一堆人。

一方面,正值壮年的赵匡胤未能扶植册立太子,反而任凭弟弟赵匡义坐镇开封府尹,封晋王,建立了庞大的私人势力,为最终叔侄不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如果没有“烛光斧影”,历史将会走向何方?另一方面,没能及时拿下北汉,并始终对与契丹作战底气不足,一门心思想着用钱赎回来。

是准备虚晃一q还是韬光养晦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在拿下南唐的第二年(公元976年)他就在“烛光斧影”的历史谜团中不明不白的死去。

三、评价作为武将出生的赵匡胤开创了文质彬彬的两宋王朝,这是历史的玩笑。

就个人而言,他没有汉武帝气吞河山的气势,不如唐太宗南征北战的军事家能力,也不如秦始皇改天换地的变革思想,甚至也没有柴荣俾睨天下的帝王之气。

但他仍然是与秦皇汉武并列的存在,出来了结束乱世的功劳,他更是一个宅心仁厚和有血有肉的优秀君王。

自刘宋篡夺东晋之后,历代被“禅让”的皇室后裔莫不死于非命,唯有柴氏得到优待甚至写入组训。

而两宋作为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文化经济最高峰,也是足以令后世凭吊的不朽光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45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