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第1张

观过知仁 孔子为何说:“观过,斯知仁矣”,对教育有何启发?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意思是:“人所犯的错误,各有各的类型。

观察他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他这种类型的人有没有仁德了。

”通常情况下,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优点,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此人具有哪些美好品德。

但是孔子却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可以由此及彼,判断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有没有仁德。

据《后汉书·吴佑传》记载,有一个叫孙性的人私自搜刮老百姓的钱买来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大怒,孙性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便拿着衣服去向吴拓自首。

吴拓问明缘由后说:“因为孝敬父亲而承受了污秽的名声,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不仅没有处罚孙性,反而将衣服送给了他,让他去孝敬父亲。

这个故事通常作为“观过知仁”的典型事例流传后世,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孙性利用私自搜刮的老百姓的钱买衣服孝敬父亲,对他父亲而言,的确是“仁”了,但对于被搜刮的老百姓而言,却是大大的“不仁”,他其实是利用“仁”的名义,行“不仁”之事。

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这种损人利已的孝敬方式不值得效仿和推崇。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往往会犯不同性质的错误,官员可以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普通老百姓就没有机会犯这样的错误;大学生可以玩“裸奔”、“供春哥”,而整日忙忙碌碌的工人则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因此,观过不仅可以“知仁”,也可以“知人”,从现象到本质,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进而了解一类人共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观过知人”用于教育上,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教师可以以一、两名学生为样本,通过观察、分析其思想和行为中出现的失误,研究同等类型的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此为依据,思考和制定教育转化这类学生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比如对于“早恋”的学生,教师大可不必畏之如洪水猛兽,我们可以确定一、两名学生做为样本,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观察,搞清楚产生这一行为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式?有什么办法进行科学引导等等。

在做这些工作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案例积累的越多,教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就越能游刃有余。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失误,并善于将这些失误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反馈,让学生有意识地暴露学习中出现的失误,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失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之所以没有问题,要么是课堂所学知识全部理解、掌握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课堂上教师大量的讲授挤占了学生提问题、暴露问题的时间,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长期和不到纠正,从而造成了问题的缺陷积累。

由于前面知识没有学懂,后面的知识就会越学越难,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许多“差生”。

“观过知人”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这里的关键在于“知”,“知”的越全面越好,越深入越好,只有真正做到“知”,才能有的放失,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失误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从有效走向高效的不二选择。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孔子为何说:“观过,斯知仁矣。

”对教育有何启发?答:话出自《论语·里仁》其实里面有二句话是连在一起,您这句话是前一句话的强调的后半句话。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老夫子说的话非常有意思,第一层意思婉转批评:“他没有见到一个喜欢仁的,但是且厌恶自身不仁的行为。

”什么意思?是口头上喜欢,没有自身踏实去落实。

第二层意思在讲方法:“喜欢仁者,不能做得更好;厌恶自身的不仁,就是仁,不让不仁的情况从自身出现。

”又是什么意思?光是喜欢喜欢,是不能知道仁是好或者不好。

一个人只有厌恶自身不仁的言行,才能仁的起步。

第三层意思:“哪怕有一日这样用心?我未见这样用心的。

也许有,我未见到。

”要如此用心改正自己的不仁言行,哪怕有一天是这样用心的,也没有见到过。

后面就是题目了:“人的过失,各与其类。

看到过失,有所认识就知仁了。

”也就是说,人的过失、过错都不相同,能够看到自己的过错,一个人才会开始进步。

否则一个人进步的起点是没有的。

因为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老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啊!圣人的话,真的感慨万千,能够内自省确是不易,这是非常可贵的品德。

如果用在教育上,那么,就要尽可能多给予同题目共同讨论之机会,然后知道为什么有不同点,从各个角度都去观赏一遍,就如观赏风景一样,这样,他人所站的高度及风景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样。

用在做题目上,为什么错,当初是怎样想的,思维方式引入轨道即可。

敬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51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