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第1张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 “巧言令色,鲜矣仁”该怎么正确理解,对生活做事有什么启发?

这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花言巧语的,没几个是好人。

这真是诛心之言。

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人,花言巧语,口吐莲花,死人也能被他说活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说人话不办人事。

你帮他,万水千山,他帮你,一毛不拔。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对这样的人,该拒绝就拒绝,该揭露也要毫不留情,不必怕得罪他。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第1篇《学而》、第17篇《阳货》). 孔子说:“捡动听的漂亮话,尽说些不实之辞,善于变幻脸色以讨好奉迎他人,少有这样的仁人”.大致意思所谓巧言令色,指的是为了讨好他人而伪装出来的,动听的言语,和悦的神色。

其本质特征是:假。

孔子推崇、宣扬的仁,讲的是爱,是善,是真诚。

伪装的言语、神色,都是有所求的,功利的,因而跟仁的精神相违背。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经常花言巧语、献媚谄谀的人是很少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

根据朱熹“圣人辞不迫切”(圣人措辞,委婉不激烈)的说法,所谓“鲜焉仁”,实际意思是:完全没有仁(仁爱、仁慈)这种品德,有的只是阴险害人之心。

前人多有把它理解成“少仁”的,不够准确。

解读,孔子观人术孔子强调“仁”,《论语》中很多讲“仁”的语句,比如《学而》篇中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是正面讲“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反面讲仁。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公冶长》篇中明确表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左传》和《国语》的作者)耻之,丘(孔子,名丘)亦耻之”。

子曰:“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经·系辞上》)君子的言行就如弓弩的扳机一样,一扣动,就能活人、能杀人,能带来荣耀,也能带来灾害,所以能不慎重吗?老子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老子曰:“大辩若讷。

”(《老子·第四十五章》)非常善说的人好像木讷不会说一样,所以,仁者之讷,并非是笨嘴拙舌,而是本可以口若悬河,却因谨慎而木讷不言。

说话木讷,质朴无华,也就成为“仁者”的标签了,这样的人怎么会“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呢?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1、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说话好听,态度好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2、不要以为讲究“仁德”就必须违心的说好话、装笑脸、讨人欢心。

3、也不要以为外表诚恳谦和,不说甜言蜜语的人就一定是“仁德”的。

这句话在这告诉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虛伪的表面所迷惑,要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不管我们从事哪个行业,都不要被谄媚奉承之人的伪善面孔影响自己对大事大非的判断,而对那些脚踏实地,表里如一的人应多听他们的想法,永远牢记“忠言逆耳”这句名言。

人有所求、有所喜、有所贪、有所恃,往往就会被这些求、喜、贪、恃所牵累,落入周遭投其所好的“巧言令色”所编织的迷惑陷阱。

佛家有句话说:“只要三年不说假话,就可以识别世间一切是非真假!”作为君子,能够有明眼识别“巧言令色”是一种能耐和修为,而自己能够坚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巧言令色”,则是一种更高的智慧和修养。

如果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真的是针对少正卯说的,也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孔子故意事先张扬的态度,是为了诛杀少正卯,有意制造舆论;另一种是孔子事后的一个说明,诛杀少正卯之后,需要平息舆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这个习,很重要的意思就是对学习的复习练习和实践,就是学以致用。

王阳明先生说的更直白,“知而不行”非真知,知行要合一,重点要事上磨练。

朱熹在《集注》中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是巧言还是令色,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取悦于人。

为什么取悦于人呢,不外乎想得到好处、利益。

通俗的说就是装,装就意味着一不是出于本心,二则图私利,即便不是求得私利,胁肩谄笑,讨好型人格在君子眼里,更是要不得。

案例巧言令色的险恶之徒,历史上有很多。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大臣李林甫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总是想方设法结交宫廷里的人,收买皇帝身边的宫妃和太监,让他们替他说好话和刺探消息。

皇帝喜欢什么,他就说什么;皇帝想干什么,他就做什么。

唐玄宗认为他谦恭有礼、聪明能干,很合自己的心意,就让他做了宰相。

李林甫对于有才能的人非常嫉妒,对受皇帝信任的人、对功劳接近他或者超过他的人都恨之入骨。

他都要想尽办法除掉他们,而在表面上却完全看不出来。

李林甫表现出的是和善而谦逊,满嘴甜言蜜语,其实心里时时在盘算着害人的诡计,所以一些人被他陷害后,并没有察觉,还觉得他是好人。

他就是凭着这种狡猾的伎俩当了19年宰相。

后来,李林甫的阴谋诡计和虚假的面目终于被识破了。

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人。

成语“口蜜腹剑”由此而来。

清高宗乾隆时期的和珅也是有名的人物,人长得英俊,又很聪明,特别是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逢迎拍马之术修炼得炉火纯青,深得乾隆的喜爱。

然而在他那英俊的外表、儒雅的风度和美好言辞之下,包藏的是一颗缺少仁德、只谋私利的祸心。

仗着皇帝的宠幸,他大量敛财,成了一名巨贪。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能非常形象的说明清朝官场的贪污情况。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这部分家产,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其贪腐程度令人吃惊。

所以,像和珅这样长得好看又会说话的人,按孔子的经验,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定要小心这种人。

启示孔子千百年前就为此敲响了警钟,他的见解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他的提醒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十分必要。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识人之智,许多人,听其言,满嘴仁义道德,尽是“忠诚”顺耳的话;察其貌,又是谦虚恭敬之状。

哪能不相信,哪能不喜欢呢?然而,只要深入地想一想,这外在的印象毕竟只是表面的,是否表里如一,哪能单凭表面印象就判定他完全靠得住呢?所以,孔子在谈到识人时,还曾说过:“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而这“言”又有“巧言”与“忠言”的分别,必须分辨,才不会为“巧言”所蒙蔽。

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以做到在权势、金钱、美色面前,不为所动。

而在善恭维者一片称颂赞美声中,却晕晕糊糊,忘乎所以,最终受人蒙蔽而不知被蒙蔽,就失去了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以致干出许多蠢事与错事来。

鲁迅先生曾把“捧”与“杀”连在一起,所谓的“捧”,即恭维也,它是能致人于死地的。

生活中不少“巧言令色”之人,对谁都笑容满面,但到实际工作,好事抢着上,得罪人的事躲得远远,遇到麻烦就推诿扯皮,更有甚者,欺上瞒下,事情没办好就把责任推给领导,事情办好了,就是自己争取的结果,真正“巧言令色”,抢功推过,鲜仁无耻。

我们要反对庸俗的恭维,但对恭维也要作具体的分析,它可以是善意的称颂、赞美;也可以是心怀叵测的阿谀、谄媚。

应该说,善意的恭维,它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廉价的润滑剂。

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廉价,生活中从来不用这种润滑剂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人,总是喜欢别人称赞的。

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上至伟大人物,下到平民百姓,概莫能外,不必责之大苛。

恭维是需要真诚和善意的,发自内心适当的恭维常常被称为赞美、称赞、夸奖、表扬,而居心不良,过份的恭维则是对人的迎合、阿谀、拍马、谄媚。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人,但从做人的态度上可以简单分为两种。

一种是老老实实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另一种则是很不老实,言行脱节,表里不一,阳奉阴违。

这种人,总是戴着虚假的面具,披着一层虚伪的外衣。

孔子很厌恶这种巧言令色的人。

同样,笔者和很多善良厚道的人一样,也极为厌恶这种人。

是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美好面貌的人,很少是讲仁德的人。

这是一条定律,是一道照妖的灵符。

它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听其言、观其貌。

因为语言与外表是可以修饰、装扮的。

如果只凭这个表象,就很可能上当。

因为人性的弱点在于很少有人喜欢听直言,所以,巧言易信,而忠言逆耳。

也正因为一般来说,谁都愿意听好话,听奉承的话,听甜言蜜语总是受用,总是舒畅,所以,巧言令色、花言巧语的人总是屡屡得逞、人生得意、仕途顺畅。

孔子用他的睿智告诉我们: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我们自己为人处世也尽量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

一个人是否具有“仁”之心,不要只看他态度怎样,说话怎样,一定要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综合去判别,知行合一才是核心标准之一,如此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96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