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

非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第1张

非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 本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可以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吗? 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 若本科不是计算机专业,又想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请留意以下规定: 报考条件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z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ks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 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ks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ks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推荐于2018-02-12展开全部可以,我就是跨专业考的计算机硕士,不过我跨的不是特别大,学校也一般,要考好学校会更难一些。不过还是支持你努力试一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研究生复试时,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收转专业的学生?

也不是,老师可能更喜欢综合能力强的,基础知识扎实的。

只要你有能力,有知识,跟专业就明天关系。

分情况讨论吧。

仅以人文社科领域而言,因为现在学科之间日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所以,很多时候导师会比较欢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学科视角。

人文社科包括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

以我本人为例,我的学科背景即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交融”性:我本科历史,研究生期间专业是中文,博士专业是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专业是政治学,这种多学科的学科背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使得我可以相对游刃有余地横跨在各个专业领域,在教学和科研中借鉴各学科的核心理论,来提出更独特,更深刻的认识和观点。

我自己评估,我的这种跨学科背景提升了我教学和科研的广度和深度。

但是,如果是从人文社科向理工科领域的跨越,则除非你有极高的天赋和悟性,一般导师不会太欢迎和喜欢这样的跨度。

因为这样的跨度意味着一种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彻底转换,挑战和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我本科有一位同学,本科历史,研究生和博士跨到了偏理的管理学门类。

当时为何如此选择,主要不是基于兴趣,而是追逐学科热点。

我这位同学极勤奋,也属于比较聪明的那一类,研究生博士毕业也算顺利,但提及科研日常中的苦恼:每天要硬着头皮跟自己不感冒的各种“数据”作战,而且很难出科研成果,她的后悔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我这位同学,极喜欢人文社科领域,对我在朋友圈晒的各种人文社科的读书书单她都异常羡慕,但读这些书对她近似一种“奢侈”。

这是跨错专业的代价。

回到这个问题,导师会不会不喜欢转转专业的学生,要视情况而论。

在人文社科领域内的跨越,我觉得跨专业与否与导师是否决定招生关系不大,主宰导师决定的还是要看学生的兴趣和学术灵性,而非其他。

以上,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412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