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演草纸

考研的演草纸,第1张

考研的演草纸 考研究竟有多累?

考研二战让我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应激反应。

因为是二战,在家里全身心备考的那一年没有一点收入,吃住等一切花销全靠父母,说得难听点,跟一只啃老的米虫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我是一只勤奋的、想要变成蝴蝶的米虫,但因为一战失败也没有工作就天天窝在家里面看书学习同时又是一只心里格外敏感的米虫,因为家里面亲戚比较多,时常会聚在一起吃饭,我总是找理由推脱不去,不想见那么多人。

终于还是在端午节那天被一个姑姑在饭桌上点着名字很大声的问,你现在在干嘛呢?还没有找工作吗?我头都快埋到桌子底下去了,但也知道装作没听到实在不礼貌,就小声的回答说还没有,在家里面复习准备考研。

她又开口说,你干嘛非要考研究生呢?早点工作不好吗?当时我已经懵了,脑子也转不动,下意识回了一句我还是想读书。

这个姑姑更来劲,立马接道,你不会是找不到工作才在在家里面复习的吧?一直让你爸妈养着你真的好吗?你也快点找个工作挣钱,然后找个男朋友结婚, 老大不小了,还天天想着读书呢!(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实在记不清了)我完全愣了,自认为跟这个姑姑关系还算亲密,平常有来往的,我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这么针对我,我有点茫然看向我父母,他们肯定听见了,我想他们多少也该说两句话给我解围,但是他们目光炯炯的看着我,没有出声。

瞬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难道说父母也不支持我考研的?也认为我就不应该吃喝在家只顾自己复习的?他们不好意思问出来,所以就由这个姑姑问我,想委婉提醒我不要再傻乎乎的坚持考研了是吗?我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头发晕,勉强挤出来一句我知道了姑姑,然后就低头假装吃饭,但是反胃的感觉一直上涌,感觉周围的气氛诡异的要命,终于忍不住站起来离开了。

一路上我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的,感觉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别人远远的,回家哭了一晚上,发誓一定要考上,第二天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出去租房子住,父母大概没想到我反应会这么大,一直在劝我不要住在外面,当时是一句都听不进去,铁了心不想在家待着,出去住反而清净,反正备考的半年我再也没有出去跟亲戚吃过什么饭。

从此听说那个姑姑从外地回来要在一起吃饭我就从心底生出一种反感情绪,不管父母怎么威逼利诱我都不会去。

考研最累的不是一天到晚学上十几个小时,也不是夏天没有空调气温闷热的时候还要忍耐蚊子的叮咬,冬天在桌子前坐一会儿双腿双脚就冰凉,这些累吗?对一个一心想考研的人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最累的就是跟那些一点都不理解的人交流。

心累。

但你说其他的不累吗?也不是的。

复习的时候不仅心累,脑子也累,身体也累。

但所幸,我最终没有辜负这一年所受的苦难,终于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

就算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还是值得为之坚持,并不是单纯来倒苦水的,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想给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和有这个打算的同学一些信心,考研很苦很累,但是把这一段时光坚持下来,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都会感谢自己曾经坚持的那段时光,自己备考过程中一点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帮助大家好好备考。

英语备考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要从单词开始背起,我备考的时候就拿着红宝书每天把单词过一遍,背的时候不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拼着背,这样背一天也背不完大纲词汇,过的时候只要记住大概意思,保证看到能想起来意思就够了,扩充词汇量主要还是为了后面的阅读做准备。

阅读肯定是要做真题的,近二十年的考研真题我都做了不下三遍,记得一战的时候做到10年、11年的阅读,难度太大,错的很惨,自己对完答案还偷偷哭了好久,二战再准备多少就好很多了,明白最后的成绩和偶尔一次练习错多一点没有必然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复习到位,做完真题吼对仍然不明白的地方看解析或者跟着唐迟老师的视频课来分析解决。

小三门主要看的是刘晓艳老师,作文用的还是上一年新东方出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又搜了最新真题作文题目和范文来准备,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下,英文书法不好看的一定要多少练练,不管是专门找个字帖来练还是写大小作文的时候,先把字写规矩不丢卷面分再说。

政治一战的时候也可以说政治考的并不是很好,比国家线就高了一分,这一次在准备的时候就不敢再小看政治了,不说考到八九十分那么逆天,但至少也得向着70+冲了。

正儿八经复习政治大概在八月份,先跟着原静政治蓝宝课把基础知识学好,后面不管是做题还是背冲刺卷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备考压力,对像我一样不擅长背东西的同学来说,这个课绝对是必备的,帮助记忆效果最突出,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知识点就形成框架记在脑子里了,学完之后主要知识点就能记住大半,到了10月份开始具体背诵理论知识点的时候很快就能记住了。

之后肖1000题刷了三遍,错题整了一个本子,睡前就拿出来过一遍,这套题绝对是必做的,别嫌有些知识点考的细,基础打好了到冲刺的时候才能跑得更快,之后就是肖八肖四的主场了,另外我还背了一个徐涛老师的考前预测20题,写大题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是用得上的,二战政治运气也算是不错,真考了70+。

专业课这是我花时间最多的科目,感觉也是最不好复习的,不考数学让复习难度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我每天仍然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准备上,也多亏我两门专业课考得好,最后复试才算是有些优势超了好几个人。

专业课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总结,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每一本参考书的内容都要总结出来,梳理好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的时候才能越学越清楚,只有多次总结和梳理,学过的内容才不会在脑子里面乱成一锅浆糊。

专业课在暑假前至少要看过一遍,暑假就是精读参考书然后做好笔记,保证自己理解和吃透相关的知识点,然后以真题为中心,不断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我备考的专业课涉及到很多的名词解释,我就趁着七八两个月时间全部都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后面天天都要拿出来过一遍,就算写不出来和笔记本上一模一样的原话,那也是可以做到准确解释的。

后面最重的复习任务就是背诵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要有大量计算的话还是自己动手算一遍,不要太依赖计算器,最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答案无可厚非,但是自己备考中每一次计算都由计算器来完成,很影响自己的计算水平。

备考经验再怎么说还都是那一套,无非就是打基础、巩固强化、冲刺提高,但我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能多想一想自己坐在这里备考的理由,或者想一想那些让自己意难平的经历,督促自己学习下去,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考研有多累、自己有多辛苦,所有人都是累的,你绝对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加油吧!

考研明明一点都不累!只不过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二点还要刷两道题。

只不过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排队等着图书馆开门。

只不过是每天背了很多新单词,第二天能记住的却不多。

只不过是肖四已经出来了,肖八还有一半是新的。

只不过是跟研友聊到未来的时候,心里没有多少底气。

只不过是看着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发的学校照片,心里非常羡慕。

只不过是头发越掉越多,差点可以编成毛衣。

只不过是之前爱出去玩的自己,考研期间几乎没有再踏出过校门。

尽管经历了这么多,在看到“拟录取”那一瞬间,还是忍不住哭出来了。

自己拼搏了那么久,努力没有白费,上天也许还是公平的。

高考时,他为我们关上了一道门;考研时,他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听说点赞的朋友都能成功上岸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4332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 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