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光寺?

什么是佛光寺?,第1张

什么是佛光寺?

[拼音]:Foguang Si

[外文]:Foguang Temple

在山西省五台县豆村东北十里,相传创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唐会昌五年(845)“灭法”时,佛光寺受到破坏,唐大中时“复法”后陆续重建。现存重要建筑有3座:北朝建造的祖师塔,唐大中十一年(857)建造的大殿,金天会十五年(1137)建造的文殊殿。大殿荟萃唐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四种艺术于一堂,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见彩图)。佛光寺于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局

寺址坐东朝西,中轴线东西纵贯。自山门向东,随山势筑成平台3层,依次升高。第1层平台在中轴线上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建造的陀罗尼经幢,北侧有文殊殿,南侧与之对称原有观音殿(一说普贤殿),现已不存。第 2层平台在中轴线两侧有近代所建的两庑和跨院,北跨院地上埋有巨大的唐代覆莲石柱础,表明这里在唐时曾有巨大建筑物。第3层平台就土崖削成,陡然高起10余米,中间有踏步通上。台上正中即唐建大殿,殿前正中有唐大中十一年建造的经幢,东南有祖师塔,两侧有晚近建造的配殿。大殿后为山崖,崖上建有寺院后墙,墙外岗上有几座墓塔。寺的左右为山岗所环抱,大殿高踞土崖上,选址和地形利用都很成功。

大殿

面阔7间,进深4间,长34.00米,宽17.66米。正面明间、次间、梢间装板门,尽间和山面后梢间装板棂窗,其余部分用墙包砌,上覆单檐庑殿板瓦屋顶。殿下有低矮的台基,台基后半部就山崖削成,台面前低后高,故柱身亦前长后短,后部有几根内柱直接立在佛坛上的石础或岩石上。前檐各柱下有宝装莲花柱础,其余都是素平石柱础。

构架

佛光寺大殿是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规模最宏大的一例。这种构架的特点是由上、中、下三层叠加而成。下层是柱网,檐柱和内柱柱顶标高相同,用阑额连成内、外两圈矩形框子,作为屋身骨架(图1)。中层是在柱上重叠4、5层柱头枋,围成和阑额上下相重的两圈井幹式结构的框子,称为槽;再在两圈框子间相应的柱上,用斗栱和加工成略微拱起的月梁同逐层柱头枋垂直相交,穿插交织,将槽连成方格网状的整体,称铺作层;这一措施在整个构架中起保持整体性并将重量均匀地传递于各柱的作用,类似现代建筑中的圈梁。上层是屋顶骨架,每间用一道坡度为1:2的两坡抬梁式构架,架在铺作层上,构成屋顶骨架。




殿堂型构架实际有上下两层梁。下层梁只作为槽间的连系梁并承托室内小方格顶棚──平,在室内即可看到,叫作明栿。上层是承屋面重量的屋顶构架,被顶棚遮住,叫作草栿。大殿草栿梁架的最上层用两根斜撑相抵,承托脊檩,叫作叉手,为汉代以来的传统作法,唐以后已不用。

斗栱

大殿共用了 7种斗栱(唐、宋时称铺作)。外檐铺作有 3种,用在柱头上的向外挑出两层栱、两层昂,共挑出2.02米;室内的叫作身槽内铺作,有4种,用在柱头上的挑出4层栱,共1.88米。此殿斗栱是现存古建筑中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明栿月梁夹在栱的中间,两端穿过内外柱头枋后也做成挑出的栱,因此铺作实际上是明栿和槽不可分的部分。这是唐、辽、宋殿堂型构架铺作的最大特点。




这种构架对大殿的外观和室内空间有很大的影响,外檐铺作使檐口高出柱顶很多,挑檐深度约为檐口距地高度的一半。高举而深邃的屋檐和粗壮的柱列,简朴的门窗,舒展而平缓的屋顶共同形成浑朴而又雄放的外观。柱头铺作后尾向室内挑出层数只有一层,使内柱之间的内槽部分的顶棚比内外柱间的外槽部分的顶棚高出很多。这样内槽便成为殿内高敞的中心大厅,而外槽成为环绕它周围的较低的通廊。从功能上看,内槽是建佛坛供奉佛像的,外槽是供信徒瞻拜、行香的,内外槽在体量和高度上的明显差异恰好起到突出佛像的效果。

材份

大殿木构架所用材高30厘米,按每份2厘米计,为15份。明间的面阔和柱高正好都是250份,自檐柱柱顶至内柱上檩条(中平)间的高度恰与柱高相等,也是250份。内槽的进深和室高相等,为440份,正好是尽间面阔的两倍,外槽室高为柱高的1.5倍。把这些整齐的数字和比例同柳宗元《梓人传》所记载的绘制建筑剖面图进行设计的情况相对照,可以证明当时存在一套以材份为基本模数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外观和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当成熟的设计方法,可以综合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和艺术问题。

彩画

大殿木构部分现刷成土朱色,隐约可见旧有彩画的痕迹,阑额、柱头枋上有白色圆点,斗栱正面紫色,侧棱交替用紫色和白色画凹形“燕尾”。这种画法在南禅寺大殿上也有,是唐代风貌。

塑像

殿内槽后半部建有宽 5间深 1间的凹形佛坛,坛上中央3间设释迦、弥勒、阿弥陀三尊坐像,左右梢间是普贤和观音像,都各有胁侍数躯,另有两尊天王和若干小型塑像。佛像都是唐塑,可惜近代遭到庸俗化重妆,艺术风貌大受损害。还有两座略小于真人的坐像,男像是唐大中时重兴此寺的愿诚和尚,女像是出资建殿的“佛殿主”宁公遇,写实的肖像比佛像更为罕贵。此外,沿殿内两山和后墙有 290尊罗汉像,像上斗栱处悬塑假山,都是明清时添加的。

壁画题记

殿内还残存唐、宋壁画和唐、五代题记。壁画中释迦佛座背面束腰上画的天王、力士是唐代作品,内槽栱眼壁上也有唐宋壁画。题字则有梁下的大字楷书题名,列有“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和河东观察使郑涓的衔名。这些名字与殿前唐大中十一年经幢上题名相同,是断定此殿建筑年代的确凿证据,板门和门框上还有唐、五代和金的过客题记。

“故右军中尉王”是中唐掌过大权的大宦官王守澄,宁公遇当是他的亲眷,上都即长安。可见此寺虽僻处五台,却同当时统治阶级最上层有关,因此建筑和像设颇为宏大精美。

文殊殿

面阔7间,长31.56米,进深4间8椽,宽17.60米。前檐当心间、次间和后檐当心间装板门,前檐梢间装板棂窗,前后檐其余部分及两山砌墙封闭,上覆单檐悬山顶。此殿属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中称“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共用了8道梁架,每道都是前后檐用长2椽距的乳栿,中间用长4椽距的4椽栿, 乳栿和4椽栿交接处前后各有一列内柱。与殿堂构架不同,此内柱高于檐柱,乳栿后端插入内柱柱身,梁上不加室内顶棚。按通常做法,内柱应与檐柱对位,数量相等。此殿的特点则是从前内柱列上减去了明间和梢间两侧共4柱,只用2柱;从后内柱列上减去了次梢间外侧共4柱,也只用2柱;另在前后内柱列上使用粗大的内额(见额)以承托无柱处各梁。前内柱列中间和后内柱列两侧的内额都长达 3间,跨距近14米,下面再加1根由额以加强它。最特殊之处是在后内额的由额上立蜀柱,柱上加绰幕枋支托内额,另在由额两端加斜撑撑在绰幕枋两端,相抵处做齿形结合,把内额上的部分荷重直接传至由额两端,由额、内额、蜀柱、斜撑、绰幕枋组成一个形式和受力情况都近于现代平行弦桁架的复合梁。可见,此殿实际上由上部8 道横向梁架和殿内两道纵向复合梁组成的。这种做法现在仅存有一二例。虽然由于受木构榫卯的限制,蜀柱未能起拉杆的作用,以至内额年久下垂,在中部加柱子支顶,这种结构的出现足以说明当时工匠对构架各部受力情况已有较正确的认识。建此殿时,上距北宋灭亡只有10年,可知这种构架是沿用旧法,它的产生时代应早于金代。

殿内正中有元代所塑的文殊像,前内柱下有唐代的宝装莲花柱础,都是有价值的艺术品。

祖师塔

为等边六角形砖塔,涂作白色,外观 2层,上下均单檐,下层有六角形内室,西面开一素火焰形券门,余五面素平。上层实心,西面砌出假门,门旁两面砌假窗,余三面素平,转角处均有饰以三朵束莲的倚柱。上下层檐各用3层仰莲挑出,塔刹以2层仰莲为座,上承宝瓶,最上为火珠。塔无纪年铭刻。据火焰券、束莲柱等特点看,是北朝末年的建筑。现存北朝砖石塔极少,这种六角形平面的假 2层塔是孤例。它既是研究早期佛塔形制的重要实例,也是此寺悠久历史的物证。

参考书目
    梁思成著:《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5、6期,文物出版社,北京。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