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1086)是什么?

王安石(1021~1086)是什么?,第1张

王安石(1021~1086)是什么?

[拼音]:Wang Anshi




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故世称王荆公或王文公。王安石少小好学多才,博闻强记。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在地方任职多年,熟悉下情。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变法。神宗熙宁二年(1069)神宗决心变法,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订新法,推行改革。王安石著作很多,今大多散佚。清人编辑有《王临川全集》,政论主要集中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等奏折中。

王安石变法以“三不足”为理论根据。他用“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口号,回击了反对派对新政的攻击。认为水旱、地震、彗星等的出现是自然现象,不足为怪,只要“益修人事以应天灾”,不足多虑,至于以天文附会人事更不足信。他说,祖宗之法在祖宗时代也许合理,今天仍要实行就未必正确,因为时代已经不同。若认为有一法“可行万世”,“非愚则诬”。他不顾种种诽谤与攻击,毅然实施新法。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主要内容,理财重点在开拓财源。他倡导“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主张“无夺其时,无侵其财,无耗其力”,以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劳动,使民有其“常产”,增强社会财力。王安石主张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和特权。他要求官绅豪强大地主按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并无一例外地出助役钱等。他还将市场上“轻重敛散之权”收归北宋政府掌管,由国家平 *** 市场物价,不准豪强劣商垄断居奇。这些措施既利于贫民,又增加了国家收入。王安石推行的生财、理财之法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

王安石主张抵抗外族侵略,倡导积蓄力量,与辽夏斗争。保马、保甲法的实行,军器监的设置,收到了强兵的效果。他重视人才和教育,大胆提拔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下层士大夫,改革了当时积弊已久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力主学以致用。他主张刑德并举,尊孔孟之道,以德为本,但又认为必须用刑来辅德。指出任德、任察、任刑三者不可偏废。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了16年,基本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对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改革精神给后人以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38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