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堂石窟是什么?

万佛堂石窟是什么?,第1张

佛堂石窟是什么?

[拼音]:Wanfotang Shiku

[外文]:Wanfotang Cave Temple

中国北魏佛教石窟寺。在辽宁省义县西北 4公里的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峭壁上,分东西两区。西区 9个窟,东区 7个窟,为北魏石窟群,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属同一风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西区分上下两层,下层有 6大窟,上层有 3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一窟方形平顶,中央方形塔柱上连窟顶,塔柱每面凿出佛龛 2层。龛内的佛、侍者、供养人像以及龛上的弧形华幔和最上的化生童子,刀法劲健,形象生动。第五窟南壁上部刻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碑的下半部早已残失,仅存 304字。碑额浮雕千佛和屋形龛楣。第 6窟规模最大,但前半部崩塌,现存后壁一尊交脚弥勒像,身高 3米多。东区第七窟是北魏慰喻契丹使韩贞等74人营造的,规模较小。窟内有景明三年(502)韩贞造像题记,现存269字,与太和元景碑同为研究辽宁历史、地理、民族关系及古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石窟造像曾经历代维修,尤其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加固,并构筑了防水堤、丁字坝和排水沟,进行了造像粘结等。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