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什么?

韩非子是什么?,第1张

韩非子是什么?

[拼音]:Hanfeizi

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集。编者为汉成帝时的光禄大夫刘向。原名《韩子》。《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55篇,列在法家,与今本的篇数相同。唐宋后,为与韩愈相区别,改《韩子》为《韩非子》。《韩非子》的主要注释本有清末学者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近人梁启雄的《韩子浅解》、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

《韩非子》一书的主要篇章可作以下分类:

(1)《五蠹》、《八说》、《六反》、《有度》、《说疑》、《诡使》、《亡征》、《奸劫弑臣》等,重点阐述法治理论。

(2)《主道》、《二柄》、《扬权》、《爱臣》、《八奸》、《备内》等,重点说明君主如何运用权术提防和驾驭大臣及左右近侍。

(3)《孤愤》、《说难》、《难言》、《和氏》等,宣泄了韩非的牢骚之词,述说了这位坚持法治主张的思想家在当时的艰难处境。

(4)《八经》全面论述法、术、势。 ⑤《显学》、《八说》、《饰邪》等,强调文化专制,批判儒学、墨学、侠客以及阴阳迷信思想。

(6)《解老》、《喻老》等用法家思想解释《老子》学说。

(7)《难一》、《难二》、《难三》、《难四》等用辩难的形式,从多方面阐述法家观点。

(8)《内储说》、《外储说》上下各篇,采用经、解体裁、以故事为论据来论证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论。

(9)《说林上》、《说林下》是韩非为撰写论文所搜集的资料。《初见秦》一文,学者们公认不是韩非所作。

韩非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论文广征博引,善于分析和论辩。《韩非子》书中所阐述的法治思想有相当强的说服力,秦始皇看到韩非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韩非的著作。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