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十大革命遗址是什么?

昆明十大革命遗址是什么?,第1张

昆明十大革命遗址是什么?

01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在历届毕业生中,有的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如朱德、叶剑英等。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1909年8月重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其目的在于为清朝统治者培养效忠于自己的军事人才,却成为了盟会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革命党人掌握了讲武堂的大权,使之成为云南革命的重要据点。

02

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

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坐落于柯渡镇丹桂村,1935年4月,中央红军第1方面军军委纵队和1、3、5军团于4月28日由马龙进入寻甸,4月30日,中央军委纵队经可郎河进入柯渡坝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主要领导人在这里住宿办公,周恩来就是在此处向陈庚和宋任穷传达了抢渡金沙江的决定,并对抢渡金沙江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这对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丹桂村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名村。

03

禄劝县皎平渡

皎平渡位于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为纪念红军抢渡金沙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为云南省国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基地;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资在皎平渡建造了红军渡江纪念碑和红军渡江纪念馆。

04

抗战胜利纪念堂

抗战胜利纪念堂,原清代云贵总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云瑞中学旧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计划建为云瑞公园内纪念龙云(字志舟)功绩的志舟堂。1946年7月改称抗战胜利纪念堂,1947年初竣工。堂内有礼堂、过厅、小会议室、办公室、舞台等。其中,礼堂约可容纳1500人。建筑飞檐翘角,屋脊、斗拱、门窗廊柱等均具民族建筑特色。据买购网小编了解,经国务院批准,“人民胜利堂”正式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占地面积28.12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内,主要包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闻一多、李公朴衣冠冢,刻有《“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火炬柱,以及梅贻琦题名的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其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立于1946年5月4日,碑为墨石,由碑首、碑座和石拱券组成,通高3.5米;“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建于1946年3月,墓地有四烈士的长方形墓。

06

朱德旧居

朱德在昆明有两处故居,坐落于华山西路水晶宫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小梅园巷3号院为昭山小学使用,红花巷4号院为云南记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使用,建筑内都陈列有朱德生平事迹展览,对外开放。其中水晶宫红花巷4号旧居,坐北朝南,中式土木结构四合院;小梅园巷3号宅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楼上楼下全有走廊连接贯通,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朱德把这座花园住宅题名为“洁园”。这个看来普通的命名是有其深意的,既表达了朱德对当时军界官场腐败黑暗的种种现象的不满,寄托了洁身自重的理念,也表达了他对革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07

聂耳墓

聂耳墓位于云南昆明西郊西山之麓。据maigoo网小编了解,聂耳(1912—1935年),原名守信,原籍云南玉溪,生于昆明。聂耳自幼喜爱音乐,1930年加入上海明月歌舞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和电影等活动,创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新的女性》等歌曲三十余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08

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

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安葬着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王复生、张舫的忠骨,还安葬着刘平楷的遗发。以“南天忠烈 万古流芳”为题,书写着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领导云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简史,以及牺牲的云南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三烈士墓于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命名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9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西山公园内,碑身高9米,碑座高3米,建于1989年;另有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在抗日战争中,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3200多名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地支援了抗战,1000余名侨胞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碑文如下:三千余南洋机工,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0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为昆明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东朝西,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在当时环境幽静、四通八达,便于地下工作者转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1927年2月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王德三奉广东区委指示,率领干训部分党员回昆,在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现基本保持原样。属省级文物,保持完好。

11

红军长征纪念塔

红军长征纪念塔位于嵩明县城黄龙山南麓,嵩明一中校园内,距魁星阁约100米。1977年12月动工,次年竣工.面积745平方米,包括屏风、中心花台和塔主体三部分.塔体周围有躔花石栏,纪念塔呈棱台形状,高10米,基高4米,为正方立柱状,底宽2米,塔身用171块粉青石砌成.正面大理石上镌刻“红军长征纪念塔”,背而刻“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下刻碑文,记载红军长征过嵩明的概况。塔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四而嵌有大理石,上刻红军两次经过嵩明县的历史事实。

12

红军烈士洞

红军烈士洞位于云南省禄劝县九龙乡鲁块村的金钟山,距禄劝县城69公里。是为了纪念1935年长征时期,红军过九龙时,因伤病留下的王其英、王正邦等12位伤病员,被当地土豪杀害于溶洞中。各族人民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把此溶洞俗称为“红军洞”。1973年在此建立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亭子”。

13

李公朴殉难处

李公朴先生殉难处位于位于昆明市翠湖公园东畔,今圆通街1号附近。现立有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碑。李公朴(1900-1946年)江苏省镇江市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九一八” 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一起被捕入狱,是著名的“抗战七君子” 之一。1940年移居昆明,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曾开设“北门书屋”,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参加-。1946年7月11日夜晚,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q暗杀,此即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

14

树桔渡江指挥所遗址

树桔踱江指挥所,位于金沙江树桔渡口北岸,距渡口约500米,离东川区拖布卡乡树桔村大片村落约1千米,是一座独家石 板顶土墙四合院,原是老船工饶树清、饶树标家居住,1935年5月4日至6日拂晓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渡金沙江指挥所就设在这里。指挥所坐东向西,宽21.60米,长12.0米,面积共267.84 平方米,院子里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正房两侧各有一间披 厦u右披厦是厨房,右厢房是牛棚,左厢房是猪圈。大门原在猪 圈和左披厦之间,后来在正房对面的围墙上开了一道正门,形成 一个长方形的建筑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77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