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大名人故居是什么?

南京十大名人故居是什么?,第1张

南京十大名人故居是什么?

01

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故居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南京海军军事学院内。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明代亮山国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清道光时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国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统时重修。解放后重建半山园。复建的半山园,分为东、西两院,有院门相通。西院是正院,两进三开间,灰瓦粉墙,素朴典雅,朱红花格扇窗,不事雕琢。

02

孙中山故居(南京)

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1934年中国佛教协会发起募建。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又名藏经楼。主要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现辟为孙中山的经典菱处,还展出奉安大典珍贵史料。主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回廊壁面镶砌有冯玉祥将军捐赠的“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6讲138块,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03

魏源故居(南京)

魏源故居位于龙蟠里二十二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马路左边竖着一块石碑,上刻“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标为一九九二年三月立的碑。魏源是林则徐挚友,清道光年间禁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辞官后在龙蟠里长住,在此撰写名篇《海国图志》。二十世纪末,魏宅尚存房屋三进。石碑后侧,魏源故居现存木门、穿堂、三四间瓦房和几条青石台阶。

04

傅抱石故居

傅抱石故居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傅厚岗6号,始建于1948年,是一代画坛宗师傅抱石先生一家在南京定居后的长期住所。2009年底,故居屋顶、外墙、地板、窗户等开始修缮,并有傅抱石生平陈列,目前是收集、保存、研究傅抱石绘画作品和遗著资料的中心。由于当时战乱连连,房屋质量不是很好,以后又因年久失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2004年傅抱石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傅抱石故居在集团的大力资助下,按照傅抱石先生生前住所原样进行了修整,傅抱石故居得以正式落成,成为傅抱石艺术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场所。

05

拉贝旧居

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小粉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是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的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楼,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包括住宅和小花园的住所共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2006年6月,拉贝旧居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拉贝旧居)名列其中。

06

马歇尔公馆

马歇尔公馆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5号,最早为1935年金城银行所建的别墅,由童寯所设计,后为当时在国民政府任外交部长的张群购入作为公馆,其后被赠予德国大使馆,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被作为救助难民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因当时建筑内设施豪华,被时任委员会主席的拉贝称之为“我们的宫殿”,“宁海路5号”这一字样也常常出现在《拉贝日记》中所收录的委员会报告、信件中。

07

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又称甘熙宅第、甘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甘熙宅第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是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也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大、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08

龚贤故居

龚贤故居又名扫叶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南麓、清凉山公园西南角,为画家龚贤清初(1664-1689年)在南京的隐居之处,扫叶楼之名得自于龚贤所绘身着僧衣、持帚扫地的自画像。龚贤去世后故居成为清凉寺寺产,清咸丰时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五年(1889)奉敕重建,1901年、1914年和1979年多次重修。现为龚贤纪念馆,陈列有龚贤书画作品的复制品及与其有关的书籍。亦有研究认为龚贤故居应在清凉台东北、今虎踞关一带,此处则为某扫叶僧人所居。

09

汪精卫公馆

汪精卫公馆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38号(西康路46-2号,原颐和路34号),邻近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为汪精卫1940年-1944年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时所居住的别墅。汪精卫公馆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38号(西康路46-2号,原颐和路34号),邻近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为汪精卫1940年-1944年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时所居住的别墅。该建筑由褚民谊所赠,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战地服务团接收并一度作为美军军官俱乐部,目前由南京军区管理使用。

10

宋子文公馆

宋子文公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极阁1号,原为宋子文在南京的寓所,由杨廷宝设计,陶馥记营造厂建造。该建筑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1946年重建,1949年后相继作为刘伯承住所和江苏省委招待所,今为南京市科协执行所。建筑依山势而筑,采用西方乡村别墅式,西北侧的缓坡为开敞平坦的铺石院落,东南侧的陡坡则为花园,建筑共三层,钢混结构,总面积约7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曲尺形。其中一层原为卫队住房和厨房等辅助用房,墙体采用天然毛石砌筑,二三层外墙均采用朱黄色粉刷,并采用d壁工艺获得凹凸不平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78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