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脊)膜介绍

关于脑(脊)膜介绍,第1张

关于脑(脊)膜介绍

[拼音]:nao(ji)mo

[外文]:meninges

脑和脊髓的被膜的总称。包裹脑的叫脑膜,包裹脊髓的叫脊膜。它们自外向内是由硬脑(脊)膜、蛛网膜和软脑(脊)膜3层被膜构成。 软脑膜和蛛网膜还合称软-蛛网膜或软性膜。脑(脊)膜对脑和脊髓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低等脊椎动物仅有一层未经分化的原脑膜。两栖和爬行动物出现了硬脑膜和软-蛛网膜。鸟类的软-蛛网膜已可分为蛛网膜和软膜。哺乳动物,包括人,明显地分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脑(脊)膜就包衬在脑、脊髓与坚硬的骨套之间。硬膜厚而坚韧、衬在颅腔和椎管内面;它的深处为薄而透明的蛛网膜;最内则是紧贴脑、脊髓表面的软膜。3层被膜之间以及硬脊膜与骨膜之间都留有间隙。位于蛛网膜和软膜间的叫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图1)。

硬脑膜

坚固而有光泽,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面衬有单层扁平细胞(图2)。硬脑膜贴附颅腔内面,兼作脑膜和颅骨内面的骨膜。它与颅盖连结疏松,与颅底结合紧密。硬脑膜在脑神经出颅处向外延伸,移行而与神经的被膜结合,在枕骨大孔周缘向下延为硬脊膜。硬脑膜由两层组成:外层作为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内层在某些部位形成板状的硬膜隔,突入颅腔,伸进脑的各部间隙中。硬脑膜的内、外两层多粘合在一起,仅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大脑镰是一镰刀形的矢状位纵隔,自颅顶中线向下伸入大脑两半脑间的大脑纵裂内。小脑幕是另一凸向背方的横隔,位于大脑半球枕叶和小脑间的大脑横裂内。成为颅后窝和小脑的顶幕。它的后缘附着在枕骨和颞骨锥体上缘;前缘游离呈切迹状,叫幕切迹,有中脑通过。此外,在蝶鞍上面还有一环形小隔──鞍隔,其中央有漏斗通过。主要的硬脑膜窦有:在大脑镰上缘和下缘的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大脑镰和小脑幕结合处的直窦;小脑幕附着缘的左、右横窦;接续横窦的乙状窦以及位于鞍隔两侧的海绵窦等。下矢状窦在小脑幕前缘处与大脑大静脉(大脑的深部静脉)会合成直窦。上矢状窦和直窦的后端与左右横窦的内侧端汇成窦汇。横窦延续为乙状窦,穿颅底续为颈内静脉。海绵窦在前方接受眼静脉,面部感染可能经眼静脉波及此窦。海绵窦向后最终注入颈内静脉。在硬脑膜窦内血液有一定的流向。硬脑膜窦除接受脑静脉外,还通过蛛网膜粒接受脑脊液。它并通过穿行颅骨的导血管或经颅骨一些孔洞的小静脉与颅外静脉相通。硬脑膜窦壁不含平滑肌,无收缩性,破裂时出血较多。硬脑膜的动脉有数个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是脑膜中动脉。它分布于小脑幕以上的大部分硬脑膜。硬脑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们来自三叉神经、上部颈神经以及迷走神经的分支。这些神经末梢对痛刺激敏感,特别是颅底硬脑膜和小脑幕部分。当这些部位的硬脑膜受刺激或牵拉时,可引起头痛。硬脑膜血管的运动神经,主要来自颈上交感神经节,它们可使血管收缩。

蛛网膜

无血管的透明薄膜,由胶原纤维和一些d性纤维构成,内、外面都覆有单层扁平上皮(图1)。它位于硬脑膜与软脑膜间,并沿脑神经板延伸一短距离。蛛网膜与硬脑膜间有潜在的硬膜下隙,内含少量液体,可避免蛛网膜与硬膜直接接触,并允许脑在颅腔内可作轻微的位移。蛛网膜与硬膜密切接触可能引起头痛,这也是颅部外伤后头痛的原因。蛛网膜与软膜间有宽大的蛛网膜下腔,内有与蛛网膜构造相同的小梁连于二膜间。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脊液。脑的蛛网膜下腔经枕骨大孔与脊髓的蛛网膜下腔通连。

蛛网膜除深入大脑纵裂和横裂外,它跨过脑的各沟裂。脑的蛛网膜下腔各处深度不同,扩大处叫蛛网膜下池。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脑延髓池(或叫大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此池借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通第4脑室,脑室的脑脊液经此三孔流入蛛网膜下腔。脑蛛网膜在硬脑膜窦附近,特别是上矢状窦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叫蛛网膜粒。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归入静脉系。

软脑膜

软脑膜紧贴脑的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它也由胶原纤维和少量d性纤维构成,外面覆有单层扁平上皮。软脑膜富有神经血管,对脑的滋养起重要作用。较大的血管出入脑实质时,周围包有软膜套,其间的空隙叫血管周隙,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也含脑脊液。当小血管在脑内进一步分支成毛细血管时,软膜组织和血管周隙消失。在脑室的一定部位,含有血管的软脑膜与室管膜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在脉络组织的某些部位,血管反复分支成丛,与软脑膜和室管膜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此丛可以分泌脑脊液。

硬脊膜

厚而坚韧,形成一个封闭的鞘,松弛地包裹脊髓(图3)。

鞘的上端附着在枕骨大孔边缘,并与硬脑膜延续;下行到达第2骶椎水平,再向下包裹终丝,附于尾骨的骨膜。硬脊膜相当于硬脑膜的内层,内外面都覆有单层扁平细胞。椎骨单独有自己的骨膜,衬在椎骨内面,相当于硬脑膜的外层。硬脊膜与骨膜间有硬膜外腔,内含淋巴管、大量脂肪组织和静脉丛。此腔向上不通入颅内,腔内略呈负压,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医学上的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腔,阻滞脊神经的兴奋传导。硬脊膜与其深处的蛛网膜间有狭窄的硬膜下隙。硬脊膜在椎间孔处随脊神经外延,移行于脊神经的被膜。

脊髓蛛网膜

柔嫩而无血管的薄膜,与脑蛛网膜在枕骨大孔处直接延续(图3)。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宽阔,也有蛛网膜小梁,但数目较少,通常集成数个蛛网膜下隔。蛛网膜两面、小梁以及软膜外面都覆有单层扁平细胞。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也充满脑脊液。此腔向上经枕骨大孔与脑的蛛网膜下腔相通;自脊髓末端至第2骶椎水平,腔特别扩大,叫终池。内有下行的腰、骶神经根形成的马尾。临床上常在此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

软脊膜

软脊膜(图3)薄而富含血管,紧贴脊髓表面,深入脊髓的沟裂中,自脊髓末端向下构成终丝。软脊膜在脊髓两侧各对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状韧带,其外缘发多数突起,向外附于硬脊膜。齿状韧带富于d性,不影响脊髓随脊柱的弯曲活动。它与脊神经板共同对脊髓起固定作用,使其悬浸于脑脊液中。

脑脊膜的功能

脑和脊髓是软嫩的半固体结构,被坚硬的骨套和强韧的硬膜鞘所保护和支持。伸入颅腔的硬膜隔还可防止脑在颅腔内过度的移位。蛛网膜下腔含有较多的脑脊液(全部脑脊液约140毫升;约有115毫升位于此腔),使脑和脊髓处于一个柔软而连贯的水垫的包围之中,从而能够缓冲和对抗骨套遭受的冲击,以避免对脑和脊髓产生的震动和直接的压迫。腔内的小梁对脑脊髓也起着固定和支持作用,使它们不致在液体中漂动。此外,脊髓的硬膜外腔含大量脂肪和静脉丛,也具有一种d性垫的作用,可以减弱外来冲击对脊髓所产生的震动。

参考书目
  1. M.L.Barr,The Human Nervous System An Anatomical Viewpoint, 3rd ed.,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197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92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