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貉介绍

关于貉介绍,第1张

关于貉介绍

[拼音]:he

[外文]:Nycteteutes procyonoides

杂食性毛皮动物。又称“狸”。哺乳纲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针毛长而齐, 富d性;绒毛丰厚、皮板坚韧,是优良的制裘原料。针毛、绒毛兼用的称“貉壳”;拔除针毛的称“貉绒”。针毛可制刷。貉分布于中国东北及东部各省,东南尤多。世界养貉较多的国家为苏联和芬兰。中国自1956年起开始捕貉驯养,近年发展较快。

貉外形似狐,但体较胖。吻部及耳均短,四肢也短,尾毛蓬松。体重6~7千克;体长45~65厘米,尾长15~25厘米。上唇和头顶毛色呈灰棕色,两颊横生的长毛形成明显的八字形黑纹,有的伸延至耳下方或略后。背部毛基部呈淡黄色或略带橘黄色,尖端为黑色或褐灰色,背部中央掺杂毛尖为黑色的针毛,形成黑色纵纹。体侧至腹部毛色趋淡。四肢深褐色(见彩图),足垫皮肤裸露。栖息于河谷、草原、荒山、丘陵灌丛及靠近河、湖、溪流的树林中,喜穴居,常利用狐、獾或其他动物的弃洞为巢穴。昼伏夜出觅食,行动不灵活,但能攀树。活动范围狭窄,常直线往返活动。食性杂,常在溪边捕鱼,或在鼠洞前捉鼠为食。也食蛙、河蚌、蟹、蛇、昆虫、鸟类、动物尸体以及各种浆果和根茎类植物。

8~10月龄性成熟,繁殖适期为3~4岁。2月上旬至3月末是配种季节。性周期10~12天,发情期1~4天。常采用连续3天配3次的配种方式。 妊娠期54~65天。4~6月为产仔期,每胎产6~7仔,初生仔貉体重120~127克。闭目、无牙、胎毛灰褐色。 9~10日龄睁眼,14~16日龄长出门齿和犬齿,12~18日龄开始采食,16~20日龄时腹部开始变成褐黄色,50~60日龄断乳分窝,到初冬体型和毛色可与成年貉相似。

人工饲养饲粮日量为480克左右,其中动物性饲料占25~30%,谷物、豆饼类饲料60%,蔬菜占10~15%。繁殖期动物性饲料增加至35~40%,并补喂适量维生素和骨粉,日喂2次。谷物豆饼等宜熟喂。冬季进入半冬眠状态,喂量可适当降低,日喂1次,笼养或圈养均可。貉皮在11~12月龄间成熟,屠宰剥皮时皮形要求完整(头、腿、尾齐全),除净油脂后楦板,晾干。

参考文章

  • 囊泡貉藻的介绍观赏园艺
  • 囊泡貉藻的分布区域观赏园艺
  • 囊泡貉藻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
  • 李时珍认为貉有何功用?中医中药
  • 一丘貉造句素材
  • 一丘之貉造句素材
  • 带“貉”的诗句大全文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6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