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签订时间(瑷珲条约为什么不废除)

瑷珲条约签订时间(瑷珲条约为什么不废除),第1张

瑷珲条约签订时间(瑷珲条约为什么不废除)

[拼音]:Aihui

中国清代黑龙江省军事重镇。在今爱辉(黑河市)南35公里。瑷珲原有新旧两城。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黑龙江东岸建旧城,即今苏联境内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海兰泡)南部的韦肖雷村,因附近有瑷珲河(今芒嘎河)得名,为黑龙江将军及副都统驻地。后因地处江东与内地联系不便,遂于康熙二十四年在黑龙江西岸托尔加城废址建瑷珲新城,又称黑龙江城(今爱辉乡)。瑷珲地扼黑龙江中下游要冲,战略地位重要。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沿西伯利亚东侵,逐步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占据雅克萨城(今黑龙江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康熙二十四到二十六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以瑷珲为基地,率众击败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见雅克萨之战)。咸丰八年(1858)沙俄武装侵犯瑷珲,威逼清廷签订不平等《中俄瑷珲条约》,强行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蓄意制造海兰泡惨案,驱赶和屠杀大批中国居民,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和瑷珲旧城。瑷珲新城亦被俄军焚毁。今爱辉乡属黑河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51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