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雨游青莲居士故里

江油:雨游青莲居士故里,第1张

江油:雨游青莲居士故里

​早就慕名江油那块美丽的土地是如何育就了李白仙风道骨的诗风, 凌晨四点多的雨随着风倾落在夜色还没有完全褪却的地面,滴滴的清脆声随着我对李白故里的向往与文友踏上了南去的火车。

火车在龙门山脉穿行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江油,在这陌生的城市里,依然飘着零星的小雨,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自有着它独特的人文魅力,源于李白我对这片土地生了很多崇敬与爱慕。故里位于江油市区南15公里的青莲镇,当我们赶到梅花山庄报到时雨正大,梅花山庄是一代高僧海灯法师的纪念馆,里面高悬着这位老人清瘦但充满了精神的画像,是为了纪念大师100诞辰,与诗人故里遥遥相望。​午后在江油文友郭老师的带领下,得知离李白故里不远,我们一行十几人便决定步行撑伞过去。据史料记载青莲古隶属彰明境内,左有濂水环绕,右涪江环抱山水秀丽。远远地,那颇具盛唐时期风格的建筑印入眼帘,走在长方形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没有尘世的喧哗,此刻有的只是一份宁静,绿树,翠竹,长廊都静静地立于雨中。于是我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诗人沉睡的梦。虔诚的进入景区,上得几步台阶,便是一池碧荷,雨滴溅入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仿若诗人那灵动的诗篇。

太白碑林,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艺术审美相结和的园林建筑。十三根圆柱碑和地碑布局犹如诗人手里那把演尽风流的折扇,上面镌刻着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风格各异,那书于石上的蜀道难旁边是诗人晚年的头部雕像,手擎金杯,仰望苍穹。立于雨中,注视着那些作品,心顿然静了下来。在这片诗歌的园林里,远离心绪浮躁的现实,用心聆听诗人那些远去的声音,雨滴声时时扣击着潮湿的地面,清净的耳畔落入闲然自适的心灵里。​拾阶而上便是正在修缮的邀月台,诗人正值春风得意时的雕像立于一轮弯月旁边,我仿佛闻到了空气里诗人手中樽里的酒香,闭上眼我猛吸了一口,犹如这样才可以体会诗人当时的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傲。诗人一生对月情有独钟,千余首诗仅写月亮的就有三百多首,摸摸这一弯明月,今昔月依旧,却不闻诗人那对月高歌声惟有“卷帷望月空长叹”,月儿你可看见诗人去那里了。

太白楼可说是江油李白故里的标志,这个两层半的建筑楼如一只凤凰立于青莲镇这翠绿盎然的山上,郭沫若手书的太白楼三字牌匾挂于楼正前方,楼里挂满了李白的诗作。登楼顶,这一方秀丽的山水尽收眼底,青莲的树是翠绿的,绿在这雨后的别样风情里,绿在每一片叶子里,绿在那叶上雨滴里,是那么充满生机,远山烟雾缭绕,如画。这也许就是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号取为青莲居士的原因吧!如此幽静的山,我们的呼吸都变得浊而厚,在这仙境的雾绕里俗之又俗。​陇西院为诗人故宅,建于宋毁于明末,后经清乾隆重建,也完全体现了蜀地唐时民居风貌。越过长长的石板路,诗人故居就坐落于山腰的小院掩于绿荫丛中,后楼是祭祀诗人的殿堂,诗人仙风般的身姿,手执书卷,腰悬佩剑,怀着一种膜拜而虔诚的心里我们都摸了摸诗人的书卷和佩剑 ,以此想更近一步靠近诗人的绝世风采。

出得后楼,跃下几级台阶,一排院落悄然在雨中屹立,屋顶碎瓦里的些许杂草在雨里不时摇晃着。那朱红木制书桌,一墨一砚一笔构成的书房,让人久久驻足凝视,诗人青年时代的情感文字牢牢孕育在这方土地上,这些文字没有随时间而逝,而是随着岁月的沧桑闪出更加耀人的光辉。​这样的院落,或许,我现在落脚的地方,诗人曾多次踏过,手执书卷摇头晃脑;也许这清风刚刚从诗人那里飘来,风中还残留着墨香,院里的香樟树也许还留有诗人的余温,树身斑驳,静静地任雨水冲洗,不,或许这是岁月的河流在冲洗。青莲的幽静仿佛牵着我走进了千年前,满目的苍翠,我搜寻着诗人的背影,那雾绕山水,却依稀只看见了历史朦胧而沧桑的面容,这青莲的幽终归还是把我追寻的目光给遗弃于千年之外。

旁边后院是诗人胞妹李月圆之墓,相传月圆二字乃幼年李白所取,诗人早年仗剑出川特意给胞妹修建了粉竹楼,意为让妹替自己在双亲面前多尽孝心,可这位才女云英未嫁就红颜早逝,让云游他乡的诗仙心中徒留些许惆怅。

青莲峰峦蜿蜒,山明水秀,雨中的青莲别有一番韵味,烟雨朦朦下尘埃怠尽如仙山阁楼般让人沉醉。李白,字太白,五岁进蜀,二十五岁离川,蜀山蜀水伴他渡过了青年时期,也对他以后遍游三山五岳,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清新飘逸充满浪漫主义的诗风起了重大的影响。随意游玩在这每一个角落,但随时提醒自己,放轻自己的脚步,这里每一处或许诗人都曾经来过,惟有轻之又轻才不至惊扰了诗人的足音。​蜀山蜀水造就了诗人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伟岸,也让诗人放不下“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结,我想诗人没有走,这山就是诗人的精魂,这水就是诗人自然飘逸的诗歌。

出得景区这清幽之地,从公交车站台上车又步入了那尘世的喧哗,雨依然飘着,但那雨声分明就是诗人千年前遗留下来的诗韵在天地间回荡。

图文:心妍墨香

喜欢的亲可以动动手指点个关注的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1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