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春节情缘

老舍的春节情缘,第1张

老舍的春节情缘

今年是老舍诞辰120周年。老舍,原名舒庆春。正如其名,老舍与春天很有缘分,他笔下的老北京春节更是写得惟妙惟肖。老舍诞辰纪念日与新春佳节即将接踵而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老舍生平轶事,重温其笔下的春节,缅怀大师的同时,静候新春的到来。

老舍

春节情缘之“小年”

1899年2月3日,作家老舍出生,当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北方俗称的“小年”。老舍在自传小说《正红旗下》中这样写道:“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着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

“父亲健在的时候,他总要想些好玩的点子来过生日。”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说,有一年生日,老舍上街买了糖瓜,用纸包好,然后跑去天桥看戏,又去后台看演员。他将兜儿里的糖瓜边分给演员们吃,边自曝今天是自己生日,大家都觉得这老头非常可爱。

春节情缘之“扫房子”

老舍生日后一天即腊月二十四。俗语称:“二十四扫房子”。

舒乙回忆说父亲对扫房要求很严格也很有趣:老舍会让子女排队把书从书架上取出来,接力赛一样一本一本传出去,放到院子里掸掸灰、晒晒太阳。等把书架擦干净,再把这些书一本本摆放回去。老舍因为腿不好通常是帮着洗抹布,然后一边嘴里喊着“接着!姑娘。”或“小子,接镖!”一边将抹布扔给子女们。

春节情缘之“春联

老舍和春联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1962年2月3日,即自己63岁生日这天,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春联》一文。

文中记录,老舍十来岁时,就总去帮着塾师或大师哥在街上摆春联摊。“我的任务是研墨和为他们拉着对子纸。他们都有一本对子本,里面分门别类、载有各样现成联语。他们照抄下来,分类存放。买春联的人只须说出要一副灶王对、一副大门对等等,他们便一一拿将出来,说好价钱,完成交易。”

晚年老舍更是喜欢在春节时为亲朋写春联。他曾为儿女写春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1966年春节期间,他为友人、冯玉祥的秘书于志恭题写对联:“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

老舍为于志恭题写对联

春节情缘之“饺子

老舍家有除夕包素馅饺子的传统,既为供佛,也省猪肉。老舍小时候曾非常向往人家吃肉馅的饺子,他闻到人家有做饺子的那个香味儿,就扒着窗户去到人家看。然后,他妈妈看见了,给他叫过来,对他说:"说孩子呀,咱家虽然穷,吃不起肉馅饺子,但是妈妈用心给你包。”

老舍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饺子。像他在自传小说《正红旗下》中这样写道:“(父亲)找了个小钱,擦干净,放在一个饺子里,以便测验谁的运气好——得到这个饺子的,若不误把小钱吞下去,便会终年顺利……”在北京吃饺子怎么少的了腊八醋和腊八蒜?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就曾写到:“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老舍《北京的春节》封面

老舍笔下的春节

——守岁

“常二爷不赌钱,也没有别的事情,但是他必须熬夜,为是教灶上老有火亮,贴在壁上的灶王爷面前老烧着一线高香。这是他的宗教。他并不信灶王爷与财神爷真有什么灵应,但是他愿屋中有点光亮与温暖。”

——老舍《四世同堂》

——祭财神

“他(赵四)曾在新年第二日祭财神的时候,买过八十多条小活鲤鱼,放在一个大竹篮内,挨着门分送给他的邻居,因为他们是没钱或吝啬买活鱼祭神的。”

——老舍《老张的哲学》

——逛庙会

“人们由心里觉得暖和了,其实天气还是很冷。尤其是逛庙会的人们,步行的,坐车的,全带着一团轻快的精神。平则门外的黄沙土路上,骑着小驴的村女们,裹着绸缎的城里头的小姐太太们,都笑吟吟到白云古寺去挤那么一回。”

——老舍《赵子曰》

——说醉话

“大新年的,要不喝醉一回,还算得了英雄好汉么?喝醉而去闷睡半日,简直是白糟蹋了那点酒。喝醉必须说醉话,其重要至少等于新年必须喝醉。”

——老舍《新年醉话》

编辑整理:光明网 张倩

资料来源:新华网、环球人物、老舍文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1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