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和得罪过自己的人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和得罪过自己的人,第1张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和得罪过自己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历代开国皇帝中起点最低的。明朝的历史被形容为是“开局一个碗”。正因为朱元璋的江山得来不易,所以在他眼中王朝的稳定与长治久安是压倒一切的。朱元璋对任何可能威胁到明王朝稳定和长治久安之人是从来不会手软的。公元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时一共册封了34位开国功臣。这其中李善长、冯胜、朱亮祖、傅友德、蓝玉等14人被明确记载系朱元璋所杀,而在民间野史中刘伯温、徐达等人之死也与朱元璋有一定关系。

无论主观上是否有谋反之心,只要具备谋反的实力就一定不能放过。在朱元璋清洗功臣集团的过程中动辄牵连数万人。朱元璋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中故意将案情扩大化处理,一时间朝堂上下血流成河、人人自危。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一连上了三道奏折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结果勃然大怒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上扬言要杀了李文忠。后来在马皇后的劝谏下朱元璋赦免了李文忠的死罪,但还是将其削去官职、幽闭在家。

被朱元璋所杀的开国功臣中有行为不轨者、有居功自傲者,然而同样也有不少死于株连乃至可能纯粹是死于朱元璋的猜忌心者。如果你只看到这一方面就会觉得朱元璋简直就是一个暴君屠夫的形象,然而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这些人确实对朱元璋的统治构成了一定威胁。被杀的这些人中有些确实主观上是没谋反的心思,然而朱元璋可不在乎他们冤枉不冤枉。朱元璋在乎的是这些人客观上有谋反的实力——仅此一点就足以令朱元璋寝食难安了。

由此可见朱元璋杀这些人是出于政治原因,然而在没有政治大前提的时候朱元璋也会展现出温情的一面。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一向是用归用、赏归赏,可一旦觉得对自己有威胁时就会痛下杀手。这是一个政治大前提:任何人不管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对他有过任何恩惠,如果与这个大前提发生了冲突就必死无疑,反之在不存在政治冲突的情况下朱元璋其实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1366年4月濠州守将李济开城归降后朱元璋兴高采烈回到故乡祭扫父母的坟茔。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其实有着强烈的光宗耀祖心理,所以他一回到家乡就把乡亲故旧召集起来饮酒叙旧。朱元璋临走之时给了乡亲们不少赏赐,还特意单独召见重赏了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名叫汪文,一个名叫刘英。话说汪文、刘英两家与朱元璋家比邻而居,所以三个人小时候就常在一起玩,而且在当初朱元璋落魄之时这两人还帮过朱元璋一个大忙。朱元璋单独召见两人其实就是想报恩。

1344年濠州爆发了严重的蝗灾、瘟疫。朱元璋的家庭本就不富裕,结果朱元璋的父母就在灾荒中饿死了。无钱安葬父母的朱元璋找到地主刘德希望讨来一块墓地安葬父母。朱元璋曾给刘德家放牛7年,所以他在万般无奈之际想到的是找这位老东家帮忙,然而却被刘德一番斥责后赶走了。打小和朱元璋玩在一块儿的刘英是地主刘继祖的儿子。刘英把朱元璋家里遭难的情况和自己的父亲刘继祖说了,刘继祖得知此事后就把自家的一块地送给了朱家当墓地。

安葬了父母之后朱元璋自己还得生活啊。年仅16岁的朱元璋不得不为生计考虑。这时汪文的母亲给朱元璋指了一条出路:让他出家为僧。这样好歹能混一口饱饭。好心的汪母为朱元璋置办了不少礼物,还让儿子汪文亲自送朱元璋去皇觉寺出家。就这样朱元璋才得以在饥荒年里没被饿死。后来朱元璋离开皇觉寺投身红巾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由此可见当年刘、汪两家确实是对朱元璋有大恩的,而朱元璋也始终没忘记刘、汪两家当年对自己的恩情。

朱元璋回乡时刘继祖、汪母都已不在人世,所以他就特意召见了刘英、汪文两人。朱元璋不仅赏赐给两人大量田地和金银布帛,还永久免除了两家的赋税徭役。这时的朱元璋还只是一方割据势力,两年后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正式登基称帝。朱元璋称帝后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还让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世袭爵位、享受俸禄待遇。同时朱元璋还在老家在凤阳设立皇陵祠祭署:“以汪文为署令,刘英为署丞,专典祀事”,“ 不去其乡而身享安荣之贵”。

此后每年汪文、刘英都要赴南京面圣,而朱元璋每次召见他们都要给予赏赐。洪武二十年(1387年)汪文在凤阳病死后朱元璋“亲制文,遣内侍及仪曹官吊祭”,还赠送了一大笔“丧葬费”。后来刘、汪两家子孙所享受的俸禄待遇一直维持到了明朝灭亡为止。如果说朱元璋厚待曾帮助过自己的刘继祖、汪母的后人体现了他恩怨分明的个性,那么他对待曾羞辱过自己的刘德又是如何处置的呢?话说朱元璋回乡时刘德其实是相当不安的。当然他这种不安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刘德深知自己当年曾得罪过朱元璋。那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放牛娃,欺负他一下也不会反抗,然而如今人家可是手握生杀予夺之权。如果朱元璋铁了心要报复刘德,那么刘德的小命也许都保不住。即使朱元璋网开一面不杀他,可也有很多种方法收拾他。朱元璋回乡后不仅单独召见了刘英、汪文,也单独召见了刘德。刘德去见朱元璋时可谓是提心吊胆。见面之后朱元璋并没为难刘德,反而赏赐给他30亩田地,还免除了刘德10年的赋税徭役。

朱元璋没打击报复已令刘德意外了,反而还赏赐他就更令刘德喜出望外了。关于朱元璋没报复刘德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年帮助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刘继祖其实是刘德的同族兄弟,所以有人认为朱元璋是看在刘继祖、刘英父子的面上才放过了刘德。况且刘德虽对朱元璋一家刻薄,但朱元璋一家也是靠佃耕刘德家的土地才得以维持生计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朱元璋也确实欠着刘德的人情。当然更为关键的可能还是不想给天下人留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小气样。

朱元璋是干大事业的人,那么就要有大的格局。刘德作为一个乡下土财主根本不可能对朱元璋的统治构成威胁,杀了他只会给世人留下自己公报私仇的印象。朱元璋杀人从来都是因为政治原因,然而刘德并不可能在政治上对朱元璋构成威胁,放过他反而会给天下人留下自己宽宏大量的形象,所以朱元璋也就没为难刘德。当然朱元璋放过刘德可能或多或少还是看了刘继祖的面子。至少刘德自己就认为是兄长刘继祖的善举救了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

刘德自从和朱元璋见面后就一改从前动不动就口出恶言的为富不仁形象:他不再打骂下人,对乡亲们的态度也变得仁慈宽厚,乡里有什么事总是第一个出钱出力帮忙。当年自己的兄长刘继祖帮了落魄时的朱元璋一把就为自家换来了世代沿袭的爵位,谁知道自己今天帮的人当中会不会有人以后时来运转呢?这也许就是刘德的真实心态吧。事实上刘德得到的好处和刘继祖比差得太多了。刘继祖家的爵位是世代沿袭的,而刘德得到的30亩地只是免除10年的赋税徭役。

刘继祖一个善意的举动就为子孙后代带来了无穷福祉可谓是赚大发了。刘继祖和刘德的境遇说明人还是要行善的。力所能及之时能帮助人就帮一把,万一以后有人非要涌泉相报也未可知。有时一个无心的善举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同时也有可能在未来给自己带来回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切记不要对那些看起来落魄的人趾高气扬,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将来会不会有翻身之日。说不定那天你真有可能会需要请求别人的帮助,所以多交朋友总是比多结怨要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1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