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第1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分为许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各自的抗菌范围。简单地说,某一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但对另外的细菌则没有作用。如果抗生素选择错误或者一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轻的对疾病没有治疗作用,严重的将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抗生素耐药是指细菌适应抗生素的存在并继续生长。抗生素耐药性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结核病等)变得更难治疗、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同时对食品安全和发展有巨大威胁。不必要的使用、滥用抗生素加速了抗生素耐药产生。为了对付细菌的耐药性,医生不得不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但这样一来,一些脆弱的有益细菌也会被“置于死地”,导致菌群失调,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抗生素对人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此外,过多使用抗生素,还会使人体自身免疫力明显降低。因此,要谨慎使用抗生素。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常见抗生素药有哪些?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抗生素药物,下面就为大家整理出来,看看你是不是在经常用呢?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妥布霉素、巴龙霉素、美罗培南;
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头孢尼西钠、头孢克肟、头孢妥仑(匹戊头孢)、塞肟唑头孢、拉氧头孢钠、头孢米诺、头孢克肟、硫酸头孢匹罗;
替考拉宁,又名太古霉素,地红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醋竹桃霉素;
氨曲南针剂,阿莫西林、双氯西林、美洛西林;
多黏菌素B;
去甲金霉素(地美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四环素;
磷霉素、夫西地酸、呋喃唑酮(痢特灵)、甲硝唑、莫匹罗星、呋喃妥因、利福平、替利霉素;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
柳氮磺吡啶等。社区医院使用的抗生素一般以头孢类为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后是喹诺酮类,这些都是比较安全、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


一招识别抗生素


药品名称成千上万,如何才能快速识别是不是抗生素呢?下面就教大家一招识别抗生素,只看药品名就知道是否是抗生素。
1名字中带磺胺(黄岸)磺胺类抗菌药,用作词头。如:磺胺嘧啶(密定)、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
2名字中带霉素,各类抗生素都有可能用到这个词干。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
3名字中带西林,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安变)氨苄西林、(派)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4名字中带头孢,头孢菌素类药物,用作词头。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5名字中带培南,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
6名字中带环素,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7沙星喹诺酮类药物。(葵诺桐)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抗生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有些人因为自身原因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会产生副作用,这些不良反应如下:
1、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常见。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个体体质、药物本身、药物中有杂质,也可能是药物的代谢产物所以引起的。过敏类型主要包括:①过敏性休克;②溶血性贫血;③血清病、药物热;④未分型的过敏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固定性红斑、重症红斑等,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及林可霉素等。
2、毒性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毒性反应能够导致机体功能或者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机体生理和功能改变,常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过长有关系,特别是化疗指数低的药物,安全范围小,容易导致毒性反应。主要包括:①神经系统毒性反应;②耳毒性、肾毒性;③肝脏毒性;④血液系统方面毒性;⑤免疫系统毒性;⑥其次还有胃肠道毒性、心脏毒性反应等,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
3、特异质反应
特异质反应发生在少数患者中,常常与遗传因素有关系。由于先天遗传导致的对某些药物异常的敏感,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引起,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如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 进入红细胞内,能够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的血红蛋白;而对于该酶系统正常的患者服药后不会产生此类反应。
4、二重感染
大剂量或者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应用广谱抗生素,当敏感菌被杀灭或者被抑制,其他不敏感菌借机会大量生长繁殖。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导致二重感染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 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合适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起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药丸、胶囊、药物、药物、医院、特写、细节、白色、宏观、药物、处方、药房、药学、药学、护士、医生、急诊、病人、标签、药片


抗生素常见使用误区?


感冒发烧使用抗生素治疗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大多数患者5-7天都可自愈,抗生素对病毒并无作用。即使某次感冒合并了细菌感染,医生开了抗生素服用,下次感冒出现同样症状也不可使用上次的剩药,因为感染的细菌可能不是同一类。
腹泻使用抗生素
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腹泻不能使用抗生素。
共用抗生素
如家长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当孩子有相同症状时共用或使用剩余抗生素。
不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
加大抗生素使用量想早点治愈或者降低使用量防止抗生素副作用;症状减轻后立马停止服用抗生素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890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