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与突厥人有什么区别

蒙古人与突厥人有什么区别,第1张

什么是突厥化的蒙古人(突厥跟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提示:所谓“突厥化的蒙古人”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准确表达。对于帖木儿王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认为更准确的身份表述是“察合台人”。被“察合台人”统治的民族当然有自己的渊源和经历。确切的表述应该是“曾经被察合台人统治过的人”。

今天蒙古人

我们要理解这个概念:突厥化的蒙古人。

不能说这是一个可笑的历史命题,但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本来蒙古人就是蒙古人,突厥人就是突厥人,突厥化的蒙古人,就像我们今天说的,有胡化汉人或者汉化胡人。这个很清楚,应该是族群的概念,但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不是这样的。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统治阶级的概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概念?原因很简单。蒙古人在历史上征服了半个地球,但在今天的中亚,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主要表现在人数上: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人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有黄金家族或成吉思汗血缘关系的就更小了。这些人在当地,不可能不与当地民族融合。结果可想而知,就像河里的一粒沙子,或者山上的一块石头。刚开始,他们还能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但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和周围的那些沙粒石头没什么区别了。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在蒙古人的统治政权分裂甚至崩溃之后,一些被兼并的蒙古人想要站出来做一些事情,以恢复他们以前的统治地位。但这时候他们会发现,虽然还能算是蒙古人,但外表和真正的蒙古人不一样,甚至会说蒙古语,所以干脆说自己是本地化的蒙古人。

“当地”很有意思:当地有很多民族,但在史书上却被一个“突厥”所掩盖。这是历史的“断层”,所以也有一个历史名词人们不太理解——突厥化蒙古人。它似乎有两个优点:1。突厥化能得到当地人的认可,也就是说做事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2.也有人说,蒙古人似乎可以获得一定的地位优势,因为他们的祖先毕竟曾经辉煌过。

古代突厥武士复原图

比如说。

布哈拉汗国(Bukhara khanate),1500年至1920年由中亚河中央的乌兹别克人建立的波斯文化圈封建王朝,因16世纪中叶迁都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而得名,曾是中亚地区一个强大的军事封建王朝。1920年爆发革命,被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推翻。

19世纪初,布哈拉汗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以及锡尔河北岸、突厥斯坦城及其附近,鼎盛时期还包括波斯的霍拉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地名,位于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以南,阿富汗以北),现已分为北霍拉桑省和霍拉桑省三个省。历史上的霍拉桑幅员辽阔,阿拉伯地理学家甚至说霍拉桑曾经延伸到印度边境)。那是一个军事封建王朝,是土耳其人和伊朗人的混合体。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多从事农牧业,灌溉工程相对发达。

人们想象中意想不到的样子。

阿斯特拉罕汗国成立于1466年,是由钦察汗库丘克·马哈马的孙子,也就是卡西姆的宗王建立的。它位于阿斯特拉罕市,领土包括伏尔加河下游和南高加索草原。北与喀山汗国接壤,西与克里木汗国接壤,东与诺盖汗国接壤。

1551年,沙俄利用阿斯特拉罕汗国内部混乱,强迫其向沙俄纳贡。554年,俄罗斯的伊凡四世(雷迪)派3万俄军进攻阿斯特拉罕汗国,推翻了扬古尔恰伊汗,支持杰维斯阿里上台,汗国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庸。556年,伊凡四世出兵驱逐阿里汉,正式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

阿斯特拉罕汗国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和渔业,农业也占有一定比例。手工业比较发达,皮毛、制革比较有名。地处交通枢纽,高加索、黑海、里海可水陆相连,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商业繁荣。

中亚的土耳其人肖像

表面上看,布哈拉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创建于1500年,另一个死于1556年,时间上只有56年的交替。但布哈拉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前班尼王朝(1500-1599)、阿斯特拉罕王朝(又称“扎尼王朝”,1599-1785)和曼吉特王朝(又称“海达尔王朝”和“布哈拉酋长国”,1785-1920)。其中,阿斯特拉罕王朝是这样过来的:

沙皇吞并阿斯特拉罕后,阿斯特拉罕一个叫赞子伯的王子逃到了“无刺”(察合台汗国境内的普化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扎布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鲁斯可汗家族的一员。他来到布哈拉避难,布哈拉汗国的伊斯坎德尔汗曾将女儿嫁给他。

1583年,伊斯坎德尔汗去世,阿卜德穆明继位。1599年,阿卜德木敏去世,西班王朝的男性家族没有继承人。因此,布哈拉汗国西班王朝的王位正式传给了西班家族女继承人、桑给巴尔岛人的儿子叶鬼·穆罕默德。

布哈拉骑士盔甲

布哈拉埃米尔宫前门

阿斯特拉罕王朝开始,从1599年到1785年统治布哈拉汗国。785年后,因为扎尼贝尔家族无子女,诺盖的曼吉特人易主,曼吉特王朝由此产生。

即布哈拉汗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来源决定的,基本上与被统治阶级的民族属性关系不大。所以有人说,这种命名方式是一种“政治观念”,这种观念基本上接近于“突厥化蒙古人”的称谓——与统治阶级的民族属性关系不大,只是统治阶级身份起源的标志。

今天,在历史面前,因为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统治了某个地区,就说它是蒙古人或突厥人,这是错误的。一方面,这里所说的蒙古人并不是我们目前所说的蒙古人;另一方面,这里所说的突厥人并不是历史上的古突厥人。两者都不可避免地带入了太多当地不同民族的元素,也让“突厥化蒙古人”成为一个类似于民族参照的符号,既不是古代突厥,也不是“蒙古人”。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坦麦能雕像

在“突厥化蒙古人”中,有两个代表:帖木儿和巴布尔。

帖木儿于1336年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撒马尔罕南部渴石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扎布兹)附近的霍哈尔嘎村,谥号“帖木儿兰”(即“跛帖木儿”)。他早年我属东察合台汗图呼鲁帖木儿。362年,他和妹夫赫拉特领主米里胡辛一起与东察合台贵族作战,通过扶持傀儡哈毕勒沙来瓜分河流。之后迅速向外扩张,进行了长达35年的扩张战争。根据波斯人谢里普丁·阿里·亚兹迪在1424年或1425年所写的《功夫记》,帖木儿在拓荒疆土上的杰出武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三八八年,征服了花剌子模;

393年,伊利汗和阿富汗被征服;

1388年和1395年,两次进攻北方的钦察汗国;

398年,南侵印度;

399年,西征小亚细亚;

402年,奥斯曼帝国战败。

经过几十年的战斗,帖木儿用武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帖木儿帝国兴盛时,所辖地区不仅包括河中地区、里海附近地区,还包括印度、波斯和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

帖木儿

巴布尔1483年出生于费尔干纳(中国史书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费尔干纳州首府)。在费尔干纳山谷的南部,阿来山脉的北麓,伊斯法罕河的绿洲上),巴布尔也是一个别称,意为老虎。他的父亲是奥马尔·谢赫·米尔扎,母亲是中亚费尔干纳的统治者。这里曾经是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国。帖木儿死后,帝国为他的后代分裂,费尔干纳独立。

494年,巴布尔继承了费尔干纳的王位。497年占领撒马尔罕。1951年,他被乌兹别克人打败,逃往喀布尔。昔班尼汗在1510年被击败并被杀。巴布尔与波斯萨法维帝国结盟,打回撒马尔罕。由于无法赢得人民的支持,巴布尔再次撤退到喀布尔。它在519年进入北印度。在1526年的帕尼帕特战役中,德里的苏丹军队大败,1527年,印度总督的联军在阿格拉以西被击溃。1529年,在巴特那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领导人。最终建立起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

巴布尔是帖木儿的第六个孙子,帖木儿有几个共同点:

1.历史上称他们为突厥化蒙古人;

2.两人都写过书:《帖木儿自传》、《巴布尔回忆录》;

3.两人都不太懂蒙古语,甚至不会蒙古语,但精通波斯语和突厥语,尤其是巴布尔能用波斯语和突厥语写好文章。

日本学者羽田恒这样评价帖木儿:“百年未发芽的文化,如春天的小草,迅速绽放出灿烂的突厥之花。第一次扎根于阿尔泰谷地的花朵之所以能够第一次绽放,要归功于‘跛脚’的帖木儿……各种文化设施的落实,宗教新信徒的出现,研究突厥文学的繁荣,都始于这一时期”。他还在《西域文化史》(中文出版社,2017年)一书中说:

帖木儿认同突厥文化,重视“突厥文学的再繁荣和民族意识的发展”。他在位期间废除了长期用波斯语写作的习惯,提倡突厥文学,使帖木儿帝国时期成为察合台文学的全盛时期:帖木儿之子沙哈如除波斯语外,还擅长写突厥诗,沙哈如之子巴依松古尔是著名的诗人,也是书法家、画家和音乐家。帖木儿的第六个孙子巴布尔的自传《巴布尔回忆录》是察合台突厥的文学范例。除了帖木儿家族的代表人物,帖木儿的文化政策还诞生了一批“学者、名人以及他们写的许多作品”。

帖木儿和巴布尔是蒙古人吗?《元史》记载,帖木儿出生于蒙古俾路支,其祖先哈拉恰尔与成吉思汗同宗,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然而,帖木儿并不真正认同自己是蒙古人,而是在文化上倾向波斯。法国历史学家格劳斯特在《草原帝国》一书中明确指出,帖木儿是一个冒充蒙古贵族的突厥人。为什么要造假?在此期间,他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后代巴布尔:他非常早熟,雄心勃勃,决心效仿他的前任成吉思汗,成为一个伟大帝国的统治者。

可惜帖木儿和巴布尔不是。在众多波斯和印度画家所画的肖像画中,帖木儿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人,面容白皙,胡须浓密而长。1941年,苏联考古学家挖掘了他的坟墓。之后对他的遗体进行了DNA检测,发现他的遗传蒙古成分很少,但高加索人和车臣人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后代的母性基因中有一定的蒙古血统,这可能与他娶成吉思汗家族女性有关。也就是说,作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比帖木儿更接近蒙古人。

科学就这样给了历史一个准确的分析,但几千年来依然写在史书上:著名的突厥化蒙古国家有:伊尔卡纳特、察合台汗国、张金汗国、喀山汗国、诺盖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也有人说,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察合台汗国境内生活着突厥蒙古人的多个民族,西常称为蒙古人、叶尔羌人,东常称为回鹘斯坦(吐鲁番汗国)。同时,图瓦人和阿尔泰人是语言已被突厥化的蒙古族。

这些“突厥化”的纳入,使泛突厥主义找到了“历史依据”和生存的土壤。众所周知,“突厥化蒙古人”包括哈扎拉人、广义的蒙古人和其他民族。蒙兀儿又称莫卧儿、芒霍勒。它的原音是moghol,是单词Mongol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变体。这个活动叫蒙古斯坦,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和七河流域。主要氏族有都格拉、都合台、俾路支、雅尔希、伊塔尔芝、洪吉、措拉斯、别吉克、哈慈鲁等。它是一个多民族的集体。

今天的蒙古人

哈扎拉人,在伊朗称为哈扎拉人,也译作赫扎拉人,在阿富汗称为特木里人或提木里人。今天,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属于欧罗巴人和蒙古人的混合类型。“哈扎拉”是波斯语,意为“一千”。有学者认为哈扎拉人是波斯和蒙古的混血儿,但玄奘提到的是大唐西域,在阿富汗看到了中国这样的一种人,包括阿富汗巴米扬的大佛,长得像哈扎拉人。所以,这些证明哈扎拉人在成吉思汗入侵阿富汗之前就在阿富汗了。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突厥化蒙古人”就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准确表达。对于帖木儿王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认为更准确的身份表述是“察合台人”。被“察合台人”统治的民族当然有自己的渊源和经历。确切的表述应该是“曾经被察合台人统治过的人”。

阿富汗的哈扎拉人

本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2309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970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