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公式

魔方公式,第1张

魔方公式

我们常见的魔方是 3x3x3 的三阶魔方,英文名 Rubik's cube 。是一个正 6 面体,有 6 种颜色,由 26 块组成,有 8 个角块; 12 个棱块; 6 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见下图:



学习魔方首先就要搞清它的以上结构,知道 角块只能和角块换位,棱块只能和棱块换位,中心块不能移动 。

魔方的标准色:

国际魔方标准色为: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见图 2 ) 注:(这里以白色为底面,因为以后的教程都将以 白色 为底面,为了方便教学,请都统一以白色为准)。



认识公式





公式说明:实际上就是以上下左右前后的英文的单词的头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步骤 一 、 完成一层

首先要做的是 区分 一层 和 一面 : 很多初学者对于 “ 一面 ” 与 “ 一层 ” 缺乏清楚的认识,所以在这里特别解释一下。 所谓一层 , 就是在完成一面 ( 如图 2 的白色面 ) 的基础上 , 白色面的四条边 , 每条边的侧面只有一种颜色 , 图 (2).

如图( 1 ) 中心块是蓝色,则它所在面的角和棱全都是蓝色, 是图 (2) 的反方向

图( 3 )和( 4 )则是 仅仅是 一面 的状态 , 而不是 一层 !



想完成魔方,基础是最重要的,就像建筑一样,魔方也如此,基础是最重要的。

由于上文提到过中心块的固定性,这一性质,在魔方上实质起着定位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 中心块 的颜色就代表 它 所在 的 面的颜色。

一、 十字 (就是 快速法中的 CROSS )

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



公式为 R2



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白色下面颜色为橙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

橙白 块要移到上右的位置,现在 橙白 块在目标位置的下面。 但其橙色片没有和橙 色的中心块贴在一起。 为此我们 先做 D’ F’ 即把橙色粘在一起,



接着

R 还原到顶层 , , F 是把蓝白橙还原到正确的位置 ( 上面的 F’ 使 蓝白 块向左移了 九十度 ) 。



公式为 D’ F’ R F

图解:



当然,架十字不只只有上面两种情况,现我们在分析下其它的一些情况吧!

如下图:



橙白 块的位置己对好,但颜色反了 ,我就 先做 R2 化成 第二种情况 ,然后用还原第二种情况的公式即可!

上面两种情况都为前右的块要移到上后的位置。我们先做 R’ D’ 移到 前下 的位置,再做 R “把橙白还原上去 ” ,接着做 D2 移到 后下 的位置 。 上面两种情况分别化为上面 第一种 和 第二种 情况。其对称情况亦是 按类似 上面的思想 来还原 !如果刚开始时橙白块也还没对好 , 直接做 R’ D 移到后下位置 即可 !



二、第一层角

依然把十字放在顶层, 还原角块时 , 我们首先在 底层 找有没有我们要还原的角,没有的话再到顶层去找!基本的两种情况为:



公式 : D’ R’ D R 公式 : R’ D’ R

公式 : D’ R’ D R

公式 : R’ D’ R

这两种比较简单,试着转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了。

注意到没有 ? 要还原的角块都在底层而且 目标色( 也就是白色 ) 都是可见的, 然而 还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咦!白色呢?原来在底 面 !这种 情况 我们称 之 为不可见, 在还原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令它的白色可见,同时它要位于底层!



先做 R’ 角处于后下右的位置, 而且白色是可见的 ,然后做 D 或 D2 移到后下左或前下左 ,接着要再做 R 把白橙还原回去! 再把那角移到前下右就是上面第二种情况了!

最后还有 两种 情况,就是角块的位置已经对好,但颜色没对好,

我们仍然要把上面的块移到 底 层 并且 要保持白色是可见的, 然后令其归位。

先做 R’ D R 化成 第一种情况 ,然后用 第一种情况 的公式。

先做 R’ D’ R D 化成 第二种情况 即可!



最终效果 第二图为背面效果



步骤二―― 第二层



搞定好第一层了!接着我们就要开始还原第二层了,首先我们把魔方倒过来,也就是把做好的第一层放到底层,如 左 图:

好了,我们可以开始还原第二层,第二层找块时首先在 顶层 找有哪些块是可还原的 。 由于白的对面是 黄色 ,所以在顶层见到 没有黄色的棱块 均是 要 还原 到第二层 的 。第二层比较容易,来来去去也就三种情况,由于有两种是互为对称,其实也就只有两种情况而已。

如下图:



y’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助记口诀 五顺五逆 五逆五顺

图解:



y’ R U R U R U' R' U' R' U’

五顺五逆



R' U' R' U' R' U R U R U

五逆五顺



小贴士:上面两个公式互为对称,都是 10 步,最后一步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加入令口诀更加容易记住而已,可以不做第 10 步!

还有 的 情况就是位置 正确 但颜色没对好 ,或者已经在第二层但位置不对 。

如下 两 图:



这 类 情况要怎么办呢?我们 先从顶层 随便 找个块 “ 还原 ” 到前右的位置 (不论是不是含有黄色的棱块,都可以!) ,那 蓝 红 块自然会移到顶层 (被替换出来了) ,接着 适当转顶层 就会出现 和步骤二开头介绍的 两 种情况 之一

最终效果 第二图为 另三 面效果



步骤三 ―― OLL

注: OLL 就是要把顶层颜色统一, 即 顶面 为 黄色 。 这里以黑色代替



从现在开始的图片都是从顶面向下看的 俯视图 。 黑线代表顶层的颜色。注意魔方一定要按照图的样子摆好! 图的下面则是魔方的前面,也就是你面对的面,图的正面则是魔方的顶面。(如图 7 )



(图 7 )

顶层十字

完成了第二层,接下来是在顶层架“十”字,先不管角块的颜色到底如何,只 关注棱块 ,而且只看顶 面的 颜色( 即 黄色 ), 最多做两次 ‘相似’ 公式就可以在顶层架好十字。



公式 1 : FRUR’U’F’ 公式 2 : f RUR’U’f’

图解 :



公式 1 : FRUR’U’F’ 助记口诀: 左右上顺 右上左 逆

公式 2 : f RUR’U’f’ 助记口诀: 左右上 顺 右上左 逆

注: 上公式可以发现公式 1 与公式 2 只有前后的 F 和 f 大小写之分,所以记一个公式就可以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使得顶面变成这样



如果你的魔方顶面已经是这样了,那这 一步就可以直接跳过 ,不过不是每次都 会这样幸运 的,公式还是需要背的。下面就是顶层三种 状态 和拧法。



顶层颜色

鉴于初学者都不喜欢背公式,所以这里只使用一个公式,当然如果想快速还原魔方的话, 可以增加公式的数量 ,但就还原来说, 用 这 一 个足够了。

顶层 翻 角颜色的公式: R’ U2 R U R’ U R 助记:右逆上顺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顺(再)右顺

图解:



顶层拧完十字以后共有 7 种情况 ,下面就是顶层角颜色的 7 种情况和拧法。

第一种:

这种情况做一次公式



就可以变成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第五种:





第六种:



第七种:





步骤四 ―― PLL

步骤 1 、 还原 角位置

最后还原的状态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或者多个颜色和位置都对的角,如果四个都对了的话,这部分可以略掉 .

首先 找到 只有一个 正确 的 角块 (有两个正确的话,做 U 或者 U’ 可以变成 a 或者 b ) ,则一定会出现 a 或 b 图,这里只介绍 a 的公式 。

公式 : x' R2 U2 R D R' U2 R D' R x

图解:



此公式效果为下图所示 左下角块(标住为红色)不动,其他三个角块 [ 标住为绿色)逆时针顺序互换一次位置

一共 三种情况 ,分别是



a b c

情况 a 直接做一次公式就可以调整好角的位置,情况 b 需要做两次,如果遇到情况 c 就随便挑选一个方向拧一次公式,然后就会情况 a 或者 b 了。

完成后效果如下图 ( 1 )( 2 ) 所示 :



(1) ( 2 )

步骤 2 、 还原 棱位置

最后一步,调换棱块位置,下面的图也是 俯视图 .

注:公式里面的括号 () 是帮助记忆公式的,没有特殊意义

公式 : (R U' R) (U R U R) (U' R' U’ R2 )

图解:



( )( 有误,一层 有误, 一层 )( )



需要重复两 遍 公式

B

公式 +U'+ 公式

公式 +U+ 公式

如果遇到这两种情况就随便挑选一个侧面当作前 (???) ( 注:顶面还是不可以变的,这里的 顶面 是黄色 ) , 做一次公式,然后就会出现 A 或者 B 的情况了…

到这你已经会还原魔方了…… ^_^ ……!~~~

三阶魔方花样玩法 公式汇总大全

参考公式:

六面回字公式 U ’ D F ’ B L R ’ U ’ D

四色回字公式 B2 L R B L2 B F D U ’ B F R2 F ’ L R

对称棋盘公式 L2 R2 F2 B2 U2 D2

循环棋盘公式 D2 F2 U'B2 F2 L2 R2 D R ’ B F D'U L R D2 U2 F'U2

六面十字公式 B2 F ’ L2 R2 D2 B2 F2 L2 R2 U2 F'

四面十字公式 D F2 R2 F2 D ’ U R2 F2 R2 U'

双色十字公式 U ’ D F ’ B L R ’ U ’ D L2 R2 F2 B2 U2 D2

三色十字公式 B F ’ L2 R2 U D'

四色十字公式 U2 R B D B F ’ L ’ U ’ B F ’ L F L ’ R D U2 F ’ R ’ U2

五彩十字公式 L2 D ’ F2 D B D L F R ’ U ’ R ’ D ’ F L2 B F2 L

六面皇后公式 R2 B2 U2 L2 B2 U2 F2 L2 D L ’ R F L2 F ’ U ’ D L

六面五色公式 U B2 L2 B F ’ U F ’ D2 L D2 F D R2 F2 R ’ B ’ U ’ R ’

六面六色公式 D2 U2 L2 B R2 D ’ L2 R2 D2 B2 F2 U ’ R2 B ’ R2

六面彩条公式 F2 U2 F2 B2 U2 F B

六面三条公式 (U2 L2)3 (U2 R2)3 U D L2 R2

六面凹字公式 F2 L ’ R B2 U2 L R ’ D2

六面凹字公式 U D L2 F2 U D ’ B2 R2 D2

六面凸字公式 F2 R F2 R'U2 F2 L U2 B2 U2 F'U2 R D ’ B2 D F'D2 R F

六面工字公式 D2 ML ’ F2 B2 ML ’ D2

六面 Q 字公式 D F2 U ’ B F ’ L R ’ D L2 U ’ B R2 B ’ U L2 U'

六面 J 字公式 D2 L2 D R2 U B2 U2 B R ’ B ’ D B2 R ’ F R2 F ’ U R'

六面 L 字公式 L R U D F ’ B ’ L R

六面彩 E 公式 F2 R2 F2 U ’ R ’ B2 F L R ’ U L ’ R U B U2 F2 D ’ U'

六面 C U 公式 D ’ U B D ’ L ’ R F D ’ B ’ D ’ U L

六面 T 字公式 U2 F2 R2 D U ’ L2 B2 D U 或者 B2 D2 L R ’ D2 B2 L R'

四面 Z 字公式 ( F B R L )3 (U D')2

四面 I 字公式 R2 F2 R2 L2 F2 L2

四面 L 字公式 B F D U L2 D U ’ B F'

四面 O 字公式 U R2 L2 U D ’ F2 B2 D'

四面 E 字公式 R2 U2 F2 R2 U2 R2 F2 U2

四面 V Y 公式 D2 R L U2 R2 L2 U2 R L

四面 C U 公式 R2 F2 B2 L2 U F2 R2 L2 B2 D'

C C T V 公式一 B2 R2 D2 U2 F2 L R ’ U2 L ’ R ’

C C T V 公式二 L2 B2 R2 D2 R2 F2 U2 F2 R2 U2 R2

六面斜线公式 B L2 U2 L2 B ’ F ’ U2 R ’ B F R2 D ’ L R ’ D ’ U R F ’

三色斜线公式 R F2 L ’ D2 F2 L ’ R2 B ’ L ’ B ’ F ’ D ’ U R F ’ D R ’ B R'

四面斜线公式 F B L R F B L R F B L R

大小魔方公式 U2 L2 F2 U ’ B2 D R F ’ R F ’ R F ’ D ’ B2 U'

大中小魔公式 BL'D2LDF'D2FD'B'F'RU2R'U'BU2B'UF (R'D2RB'U2B)2

大中小魔公式 F D2 L2 B D B ’ F2 U ’ F U F2 U2 F ’ L D F ’ U

六面双环公式 B R L ’ D ’ R2 D R ’ L B ’ R2 U B2 U ’ D B2 R L U2 R ’ L ’ B2 D'

六面蛇形公式 B R L ’ D ’ R2 D R ’ L B ’ R2 U B2 U ’ D R2 D'

彩带魔方公式 D2 L ’ U2 FL2 D2 U R2 D L2 B ’ L2 U L D ’ R2 U'

六面鱼形公式 L D B2 U R2 B2 D L ’ B2 F'D'U R'D2 R'B2

六面回字公式 U ’ D F ’ B L R ’ U ’ D

四色回字公式 B2 L R B L2 B F D U ’ B F R2 F ’ L R

对称棋盘公式 L2 R2 F2 B2 U2 D2

循环棋盘公式 D2 F2 U'B2 F2 L2 R2 D R ’ B F D'U L R D2 U2 F'U2

六面十字公式 B2 F ’ L2 R2 D2 B2 F2 L2 R2 U2 F'

四面十字公式 D F2 R2 F2 D ’ U R2 F2 R2 U'

双色十字公式 U ’ D F ’ B L R ’ U ’ D L2 R2 F2 B2 U2 D2

三色十字公式 B F ’ L2 R2 U D'

四色十字公式 U2 R B D B F ’ L ’ U ’ B F ’ L F L ’ R D U2 F ’ R ’ U2

五彩十字公式 L2 D ’ F2 D B D L F R ’ U ’ R ’ D ’ F L2 B F2 L

六面皇后公式 R2 B2 U2 L2 B2 U2 F2 L2 D L ’ R F L2 F ’ U ’ D L

六面五色公式 U B2 L2 B F ’ U F ’ D2 L D2 F D R2 F2 R ’ B ’ U ’ R ’

六面六色公式 D2 U2 L2 B R2 D ’ L2 R2 D2 B2 F2 U ’ R2 B ’ R2

六面彩条公式 F2 U2 F2 B2 U2 F B

六面三条公式 (U2 L2)3 (U2 R2)3 U D L2 R2

六面凹字公式 F2 L ’ R B2 U2 L R ’ D2

六面凹字公式 U D L2 F2 U D ’ B2 R2 D2

六面凸字公式 F2 R F2 R'U2 F2 L U2 B2 U2 F'U2 R D ’ B2 D F'D2 R F

六面工字公式 D2 ML ’ F2 B2 ML ’ D2

六面 Q 字公式 D F2 U ’ B F ’ L R ’ D L2 U ’ B R2 B ’ U L2 U'

六面 J 字公式 D2 L2 D R2 U B2 U2 B R ’ B ’ D B2 R ’ F R2 F ’ U R'

六面 L 字公式 L R U D F ’ B ’ L R

六面彩 E 公式 F2 R2 F2 U ’ R ’ B2 F L R ’ U L ’ R U B U2 F2 D ’ U'

六面 C U 公式 D ’ U B D ’ L ’ R F D ’ B ’ D ’ U L

六面 T 字公式 U2 F2 R2 D U ’ L2 B2 D U 或者 B2 D2 L R ’ D2 B2 L R'

四面 Z 字公式 ( F B R L )3 (U D')2

四面 I 字公式 R2 F2 R2 L2 F2 L2

四面 L 字公式 B F D U L2 D U ’ B F'

四面 O 字公式 U R2 L2 U D ’ F2 B2 D'

四面 E 字公式 R2 U2 F2 R2 U2 R2 F2 U2

四面 V Y 公式 D2 R L U2 R2 L2 U2 R L

四面 C U 公式 R2 F2 B2 L2 U F2 R2 L2 B2 D'

C C T V 公式一 B2 R2 D2 U2 F2 L R ’ U2 L ’ R ’

C C T V 公式二 L2 B2 R2 D2 R2 F2 U2 F2 R2 U2 R2

六面斜线公式 B L2 U2 L2 B ’ F ’ U2 R ’ B F R2 D ’ L R ’ D ’ U R F ’

三色斜线公式 R F2 L ’ D2 F2 L ’ R2 B ’ L ’ B ’ F ’ D ’ U R F ’ D R ’ B R'

四面斜线公式 F B L R F B L R F B L R

大小魔方公式 U2 L2 F2 U ’ B2 D R F ’ R F ’ R F ’ D ’ B2 U'

大中小魔公式 BL'D2LDF'D2FD'B'F'RU2R'U'BU2B'UF (R'D2RB'U2B)2

大中小魔公式 F D2 L2 B D B ’ F2 U ’ F U F2 U2 F ’ L D F ’ U

六面双环公式 B R L ’ D ’ R2 D R ’ L B ’ R2 U B2 U ’ D B2 R L U2 R ’ L ’ B2 D'

六面蛇形公式 B R L ’ D ’ R2 D R ’ L B ’ R2 U B2 U ’ D R2 D'

彩带魔方公式 D2 L ’ U2 FL2 D2 U R2 D L2 B ’ L2 U L D ’ R2 U'

六面鱼形公式 L D B2 U R2 B2 D L ’ B2 F'D'U R'D2 R'B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250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