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绩效机制,导向奋斗精神

复盘绩效机制,导向奋斗精神,第1张

复盘绩效机制,导向奋斗精神

年底年初,各家企业都要进行两件事:一是年度总结:与复盘;二是来年计划与安排。但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计划未来,我发现大多数企业就事论事:总结:复盘过去一年的业绩、重大项目进展、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计划未来要做的工作,研讨目标和策略方法。

有少部分企业的复盘是从事到人:不仅开展工作的复盘总结:与来年计划,更复盘这一年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能力状况,并提出下一年的人员调整和组织建设目标。但再往前进一步,只有极少企业进行了机制的复盘,思考业绩达成与员工动力背后的机制设计。

机制复盘三大核心

一是总额。过去这一年,总人力成本是上升还是下降?绝对额增加了多少?相对比例增加了多少?与公司的利润相比,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如何?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C/C+P。C是总人力成本,包括工资、奖金、社保、福利等,但不包括招聘、培训等费用。P是公司的税前净利润。C/C+P是指公司的总人力成本除以总人力成本与利润之和。

比如2020年公司总人力成本是5000万,公司税前净利润是5000万,那么C/C+P的比值是0.5。 只看当年的比值意义不大,但如果对比起来就很有价值。比如2019年公司总人力成本是4000万,利润是3000万,那么C/C+P是0.57。2020年的C/C+P比值比2019年小,说明公司的人力成本投入产出在良性发展。

反之,如果C/C+P一直在升高,则要特别关注,公司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在恶化。

二是结构。过去这一年,在公司总人力成本占比中,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所占比重,哪个在变大?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员工福利哪一类占比在增加?一线部门和二线部门的薪酬占比有没有发生变化?

这里面有特别关注几个数值。一是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比例,全球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个观点,如果一家公司的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超过7:3,这家公司的经营一定存在问题。比如:某企业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达到9:1,则这家公司会大量存在大锅饭现象。

因为固定薪酬是无风险收益,固定薪酬越高,员工越容易趋向于稳定,斗志会慢慢丧失,固定薪酬过高会把人逼懒。二是薪酬与福利占比,按照双因素理论,工资属于保健因素,但实际上在总人力成本中,福利属于最大的保健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96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