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知识点:经济做题技巧

国考《行测》知识点:经济做题技巧,第1张

国考《行测》知识点:经济做题技巧

经济考点的地位

作为常识的组成部分之一,经济在考试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比重,和经济相关的知识约占卷面分数的10%左右,考察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货币和商品两个概念)、微观经济学(主要考察市场)和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宏观调控的手段)三个模块,相对来说更偏重理解而非记忆。

如果我们能够在经济的重点考点处总结:一些做题技巧,那么就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我们学习的负担,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背诵较为需要记忆的历史人文和哲学部分。因此,我们特地总结:了一些关于考点的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

货币职能是经济部分考察的重点内容,其中考察次数最多的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一定是虚拟的、观念上的货币才能够执行,例如甲和乙两个人之间的工资差距,体现的就是价值尺度,而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主要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否具有即时性,例如通过花呗消费,消费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体现的是流通手段,而还款时相当于“预支”了这个月的钱,进行了提前消费,这时体现的就是支付手段。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考查方式不多,就是考察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一对应关系,思维导图中已经列举出来了。

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考察三个性质,即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通过口诀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辨别三个缺陷分别对应什么情况,我们将通过以下例题来进行详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99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