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下的专业成长之路

IB课程下的专业成长之路,第1张

IB课程下的专业成长之路

站在大三这个时间点,回看美视四年高中时光。恍惚中,我仿佛回到图书馆钟楼旁的老黄果树下,望着当时的自己,突然特别想送给她句话:珍惜当下。

生活在美视的12年,我就像被孕育的一颗蛋一般,始终在厚厚的保护层下蜷缩成长。离开美视大门的一刹那,羽翼初满,才得以刚刚进入外面的世界。其中最自由,同时让我逐渐成人的时候,就是在IB部的四年时光。

目前,我是纽约大学传媒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高中的四年中,美视带给我的是充满个性的性格塑造、开放的思维、非常融洽的人际关系和专业方向的引导与尝试。

回想高中时期,最怀念的就是拥有很强自主性的选课模式以及充满个性的课程设置。高中IB课程和大学相比,就像一个small college,或者说一个小家庭一样小巧而温馨,师生关系非常紧密,很容易交贴心朋友。高中的闺蜜到现在依然常常联系,一起怀念高中的故事。从课程上看,IB后两年和大学课程相同,都是追求博雅式的均衡教育,同学可以在不同文理科领域自行选课,这算是对个人专业方向的第一次抉择。

我比较喜欢艺术和文学方面,选择的高级课程是中文文学、艺术和历史,与此同时基础课程选择更偏向环境科学方面,这样选课结果与我在大学前两年上的人文课非常相似,帮我了大忙。学生参与性很强的开放式课堂,让我变得更有自信,与大学教授老师建立很紧密的关系也不在话下。完成IB学业,更重要的是自发性的思考,比如我选择的IB美术,为了构建自己的个人画展表现出自身的魅力,需要从自己我内心审视开始,创造画作的每一步我都与老师对自身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高中并不只是从学术上对我进行推动,更是人格的自我审视和发觉。

IB要求每个人组办的课外活动不仅仅探索个人兴趣,甚至要对自身专业和未来就业领域有所启发。我现在选择的传媒专业便深受高中CAS活动的影响。因为高中课程并不包括新闻、媒体、影视,于是,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创建了校内第一个学生组织的新闻团队——”Spotlight”。这个团队不仅报道校内新闻,同时呈现多方的看法,更给予学生发表创意视频的平台。虽然,在表达主观看法的同时,会有许多来自多方的压力。但能够拥有自己的团体,做出有意义的成果,看着“它”在母校继续成长,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创建全新的社团时,学校能够给出极大的帮助,社团的组织结构、活动场地、包括有过专业报道经验老师与我们思想的碰撞,都是在大学非常难拥有的机会。在高中,拥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真的应该大胆尝试创新,尽最大努力探索自己的兴趣发展。创立新闻团队的履历,也在活动和领导力方面帮我敲开了纽约大学的门。至今,它仍是我简历上非常鲜亮的一笔。有了高中在新闻和媒体这一领域的初步探索,让我在大三选择专业少了彷徨的时间。高中能拥有如此自由而丰富的平台,成就每个人的个性,锻炼全方位的能力,真的非常感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049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