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您的孩子拥有中国灵魂和国际情怀

如何培养您的孩子拥有中国灵魂和国际情怀,第1张

如何培养您的孩子拥有中国灵魂和国际情怀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人才不可或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创新,中国文化需要与世界文化深度交融,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孩子拥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需要教育的引导、赋能和支撑。2020年,教育部曾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近年来中国国际教育机构、留学行业迅猛发展,怎样做到国际教育本土化,如何保持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国家认同,如何培养您的孩子拥有中国灵魂和国际情怀,成为国际教育机构、留学行业探索的焦点。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

倡导中西合璧教育模式,要不断促进教育理念的融合,立足中国、以中为主、兼收并蓄。教育理念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要转变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孩子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文化教育,在打牢文化基础的同时要强化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比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国际化教育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孩子多动手实践,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培养教育不单单需要文化素质,还需要学会探究世界,要有爱心,会反思生活。

国际化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我们要学会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管理理念吸收到中国传统教育中,不断丰富教育形式。

丰富教育内容,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

国际化教育不是全盘引进和全盘西化,需要结合中国孩子的教育背景,尝试中西课程的融合,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例如,双威教育学术课程包括国际标准课程、特色中文课程、核心英语课程、主题课程、科学课程、未来课程等,具体课程涵盖语文、数学、政治、书法、英文演讲、生活科学、品格礼仪、社会实践、艺术课程等。双威教育侧重于本土和双向的国际理解课程,通过打造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深了孩子对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注重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科学思维的构建,从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维度,培养孩子成为具有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成为具备双母语,多文化视角和全球化意识的未来力量。

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全面发展、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要加大中国特色国际教育的建设力度,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为中国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助力中国经济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050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