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起源于哪个朝代

庙号起源于哪个朝代,第1张

庙号起源于哪个朝代

古代的庙号起源于商代,如商汤王称“高祖”,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殷商帝王的庙号仅有“高祖”、“太宗”、“中宗”、“高宗”四种,要有功、有德者才称为“宗”。

西周至秦代,帝王都没有庙号。从汉代起,又恢复了庙号,历代沿置,称法也更复杂了。汉代以后,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如汉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太祖”就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又特称“高祖”。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又称“唐高祖”。“高祖”是李渊死后的庙号。

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与殷代相同,有功、有德者被称“宗”。自南北朝以后帝王称“宗”已经滥了,到唐代就无帝不“宗”了后世有些无道昏君也尊庙号,如北宋帝赵佶庙号“徽宗”,南宋皇帝赵构庙号“高宗”,明朝皇帝朱由校庙号“熹宗”,等等。

可见唐以后帝王的庙号已经不像汉代以前那么严格了,不论有功有德或无功无德者,死后都追尊庙号,而且庙号的名目繁多。

古代后世之君庙号绝大多数尊“宗”,但也有例外。如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他们都不是第一个君主,也被尊“祖”,这可能与其成就帝业统一中国的功德有关。

可见,第一位君主可尊“祖”,非开国皇帝也尊“祖”。

唐以后也有少数皇帝没有庙号,这是因为他们在位时间太短,唐哀帝李柷、南宋恭帝赵显、元代幼主阿速吉八、清废帝溥仪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05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